浅谈如何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浅谈如何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

郭艳

郭艳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永乐小学111000

摘要:小学生厌学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其是对开展素质教育的严峻挑战,并影响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解决小学生的厌学问题是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小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并提出了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厌学主要表现解决策略

一、小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从心理学上讲,厌学是学生排斥、拒绝学习活动,对学习丧失信心,产生厌倦心理的一种消极现象。它是学生在付出一定努力而未达到学习目标且丧失学习信心时的一种心理反应。针对小学生而言,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老师在认真讲课,厌学的小学生会东张西望,四处打量,和同桌说话、传纸条,注意力不集中。旁边稍有风吹草动,立刻四处寻找,找到了就起哄、玩闹。老师在上面大声讲,他在下面小声说。你停下来看谁在说话,他就低下头装作看课本,你刚一开始继续讲课,他又和别人聊起天来,或者踢别人一脚,或拿笔在别人的后背上乱画。你教育他不应该这样,他不是低下头一句话也不说,就是拿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势头,软硬不吃,油盐不进,让老师束手无策。

2.问题作业上的表现。包括课上问题回答和讨论,以及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有厌学情绪的小学生非常反感回答问题,有时是害怕回答问题,根本不愿意去听问题是什么,更别说去思考问题了。别人都在认真想问题,他就会去“努力”制造一些小骚动,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且乐在其中。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不是低头不语就是答非所问,有时甚至会说“没听到”、“不了解”、“你再说一遍”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话语。当老师让大家讨论问题时,他开始兴奋起来,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讲起与问题无关的东西。在作业上,第一是课堂作业,厌学的小学生从来都不会给你主动完成,除非你站在他跟前,他才会心不甘情不愿的挪动一下屁股拿起笔开始蜗牛般的书写,并且常常会写错甚至不会改正刚刚讲过的错误,因为他没听或者没认真听;至于家庭作业,更是没法保证,次次不交是厌学的小学生的正常状况,就连他的作业本也永远是黑乎乎的一团,勉强可以看见他的名字。

3.课堂之外的表现。厌学的小学生会变得脾气不好、性格孤僻、不容易相处,喜欢欺负别人、打架。在升国旗或者是做课间操时,根本不听口令,乱做一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对于老师呢,则是能躲则躲,见了老师不敢说话,具有一种畏惧感和不信任感。

二、小学生厌学问题的解决策略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会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和纠正,可能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家庭方面。家庭是孩子永远的温暖的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给孩子更多的宽容与理解,而不是责备与打骂。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更多的理解、信任和鼓励,孩子定会回报各种惊喜,而过多的渴求责骂和忽视,只会对孩子造成学习上的消极影响。因此,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化解孩子的厌学情绪。

2.学校方面。学校是学生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因此学校教育在解决小学生厌学心理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可以发挥学校和老师的作用,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就学校而言,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喜欢校园、关注校园。可以多开展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娱乐小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也可以在学校美化方面多下一些功夫,让学生们发现校园的美。在学校做的这些工作中,让孩子先慢慢地喜欢校园、热爱校园,进而去慢慢喜欢课堂;其次,就老师而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要积极备课,精心设计课堂环节,把学生们充分调动起来,多做小游戏、小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慢慢的对课堂产生兴趣,进而对课文产生乐趣,从而达到消除其厌学情绪的效果。此外,教师还应注意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他的课堂一定是热闹非凡的,因为学生都喜欢他,所以会认真听讲和回答问题。那么怎样提高老师自身魅力呢?我想通过以下几点来解决:第一,老师自己要保持一个孩子般的心灵,只有有孩子一般的心灵,你才会喜欢孩子,愿意和他们交朋友,这是基础;第二,老师需要放下身段,弯下腰来。这就要求老师要有一个平等的心态去处理自己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乐于亲近你。把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处境上,只会造成孩子的疏远和不信任;第三,老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养,不断阅读与专业和教学相关的书籍,不断充实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型教师;第四,要尊重信任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尊重,厌学的学生更是如此,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更是激励他们不断进步的无形力量;第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优点,要善于观察他们,及时发现他的闪光之处,并给于恰当的鼓励。再有,还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断增强抗压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处理学习上的问题。

三、结语

总之,小学生厌学并非开始就不愿意学,而是因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家长和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责任重大,要在生活学习中细心、认真、耐心地引导学生。当我们真正关心这些厌学的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