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提问式’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提问式’教学

贺广慧

贺广慧(河北省临城县东镇中学054300)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在阅读教学提问中,老师要重视阅读教学提问的展开,让学生在问题展开的过程中思考,不能简单的把答案告诉学生。阅读教学提问的内容纷繁复杂,学生又千差万别,怎样使阅读教学提问的问题有效展开呢?

一、激起学生学习兴趣。阅读教学有些问题,学生是比较感兴趣的,在提问中老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就行了。但有许多问题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提学生没有兴趣的问题时,老师要激起兴趣,使学生投入到积极的思考中去。老师可从间接的方面入手,如介绍结果,避免危害,引起需要,使学生感兴趣。

二、重视提问艺术。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高潮,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三、怎样艺术地提问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2.问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

3.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所谓的“曲问”,就是变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翼或者反面,寻找思维的切入口。

4.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四、启发学生思考,使问题展开。

老师把疑问摆到学生面前之后,学生一般是会积极思考的。学生积极思考,不等于善于思考。有些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凭学生的水平、能力是无法思考下去的。老师要启发学生,使问题顺利的展开。

1、扩大视野,广开学生的思路。学生生活面窄,知识面又不丰富,在思考问题是,往往思维不畅,容易出现故障。老师要扩大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深入到问题的精髓之中去。

2、通过比较,加深理解。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不丰富,人生经验不足,看问题往往很肤浅。老是要用文本中的事实或观点提示学生,让学生比较、讨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观点。

3、启发诱导,自由猜想。丰富多彩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间充满了无穷的奥妙。文本的阅读空间很大,需要无穷的想象力。老师要挖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广泛的猜想。为猜想是一种很好的寻求问题解答的方法。

4、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阅读教学不是一问一答式的单向性的线性流程,而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对话,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在老师的提问中,学生可以进行反问、追问,让疑问进入更深的层次。老师要最大限度的把学生拉入到提问中来,让学生发问、交流、探讨。然后要因势利导、顺水推舟地把学生引向更深入的思考之中,使提问进入更深的层次。

五、激发学生情感,使问题展开。

情感对学生的思维有推动力。学生在情感愉快时,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思维活跃,容易产生新颖的看法。在情绪消极时,思维就迟钝。在阅读教学提问中,老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使问题顺利的展开。

1、情感具有感染性。学生是充满生命力的阅读个体。文本中有许多感人肺腑、沁人心脾的事迹与意蕴,这些事迹与意蕴是可以拨动学生心弦的,老师要用文本中的材料及隐藏的情感,让学生咀嚼、回味,使问题展开。

2、情感产生具有情境性。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文本创造适当的课堂情景,激起学生的感情。

3、引发联想,陶冶学生性情。想象可以激活学生沉睡的情感、理想与追求,是问题得以展开。

六、利用学生错误,使问题展开。

世界是博大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无穷尽的。学生的知识是在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建构的。教育的过程是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什么都懂的“全知”型人。教育的目的是要教会学生质疑、学会探究。阅读是个性色彩非常浓厚的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理解,但不能乱理解。因为任何理解都是不能脱离文本这个基点的。在问题展开的过程中,学生置身于课堂之中,经过对文本的重新解读和不断思索,一般会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有时是错误的。老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要随便抛弃这些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是学生对老师提问的一种反馈,其间充满了学生自己的思维、情感,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它虽然不正确,但它对阅读教学还是有很大的教育价值的。因为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老师可以利用这些错误资源,找出学生错在哪里及产生错误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探讨。在师生交流、探讨中、消除分歧,达成共识,使问题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