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分析

李洁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2例冠心病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情况,并对他们的心律失常情况进行分析,以判断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优于单做常规心电图,若与常规心电图联合应用,互相补充不足,效果明显高于单用常规心电图,为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

冠心病是心内科一种常见的的缺血性疾病,同时常伴有各种心律失常,对我科2017年5月10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日本光电ECG-1350P)或常规心电图联合动态心电图(美国迪姆、DMS300-4A)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律失常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02例患者均来自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其中男62例,女40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1]。年龄均在52-87岁;病程均在2小时~25年。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在症状缓解时同时接受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排除标准:所有患者询问病史及既往史,做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常规、电解质常规、甲状腺相关检查及体温、血压测定,排除①贫血引起的心律失常;②电解质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③甲状腺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④发热引起的心律失常;⑤高血压病引起的心律失常;⑥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⑦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⑧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律失常;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心律失常。

1.2方法

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将纸速设置为25mm/s,增益设置为10mm/mv。检查前患者取平卧位,身心放松、情绪稳定后,用75%的医用酒精擦拭胸前,常规放置胸前6导联、左右手、左右脚,构成由6个胸导联、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双极肢体导联组成的12导联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患者入院后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同对照组;同时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在胸前位置安放10个电极,开展加压肢体处理,同时给予肢体导联,选择胸前体表位置进行电极粘贴,针对上肢部位选择左右锁骨下窝进行粘贴;针对下肢部位,应在左右测肋缘锁骨中线交汇点进行粘贴,肢体导联位置尽量选取皮下组织薄、位置相对固定处。动态心电图受试者详细记录24h的生活日志,包括休息、散步、上楼等。对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检测出符合阳性标准的病例即为阳性病例。

1.3检测心律失常内容: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室传导阻滞,短阵室上速,符合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2]。

1.4安全性评价

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为无创性操作,无安全隐患。

1.5统计学分析

将2种方法所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及分析

2.1两种检查方式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病例的比较:

本次研究小组的102例冠心病患者,经常规心电图检查后,有58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阳性,44例为阴性,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心律失常病例的阳性检出率为56.86%;经动态心电图检查后,有65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阳性,37例为阴性,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病例的阳性检出率为63.73%;经比较,两种心电图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性(χ2=1.0,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分为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冠心病表现为心肌缺血,并且常伴有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所以冠心病及其引发的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常规心电图作为一种心脏疾病的无创性心电学检查手段,简便经济,对部分心脏疾病能作出快速诊断,是长久以来心律失常的唯一检查手段,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治疗后疗效的判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点是记录时间短、对诊断短暂性、阵发性心律失常敏感性差【4】。动态心电图是常规心电图的发展,相对常规心电图而言,能够在24~48小时内,多次、连续对患者心电信号进行记录,也可以捕获一过性心电信号改变,对不同状态下的心肌缺血、隐匿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及药物治疗后的效果分析具有重要意义。观察发现[6],在在房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成对、短阵室上速各方面的诊断,动态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电图,有统计学意义。

本临床研究表明,应用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中优于单做常规心电图,若与常规心电图联合应用,互相补充不足,效果明显高于单用常规心电图,为判断临床治疗效果和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了更好的手段,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葛金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20-256

[2]葛金波,徐永健.内科学第八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7-219.

[3]曹旭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发热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4):77-78

[4]柴祺华.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诊断中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2787-2788.

[5]张雅[1].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114-115.

[6]张楠.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性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6(6):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