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性疼痛护理对癌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针对性疼痛护理对癌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

顾琳琳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江苏苏州215006)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疼痛护理对癌病(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晚期癌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疼痛护理组(50例,常规护理+针对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式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性疼痛护理可明显改善晚期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对性疼痛护理;癌病(晚期);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034-03

疼痛是晚期癌病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之一[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临床疗效。为提升晚期癌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需将疼痛护理作为整个临床护理中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2]。鉴于此,为有效控制晚期癌症疼痛,笔者将针对性疼痛护理应用于晚期癌病患者中,效果较好,现将主要护理方法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晚期癌病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50例)和针对性疼痛护理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如表1所示,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值P>0.05,由此证实分组病例具有进一步对比价值。

1.2方法

常规护理组严格按照医嘱行一般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生活护理及简单健康教育等,针对性疼痛护理组则在此基础上,加行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

1.2.1成立疼痛护理小组成立疼痛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所组成,护士长为主要负责人,邀请麻醉科医务人员对组内成员进行授课,增强组员对疼痛认识,提高疼痛护理理念,掌握疼痛控制方法。

1.2.2疼痛评估[3]小组成员全面评估患者疼痛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分析疼痛原因,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区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性格等,制定针对性疼痛护理方案,全面实施疼痛护理干预。

1.2.3疼痛心理干预加强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掌握患者疼痛原因,治疗措施及注意事项等,询问患者感受,认真倾听患者主诉,适时予以适当回应,采取赞美、鼓励等语言疏导患者压力,获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减少患者机体承受疼痛能力,增强治疗依从性,促使患者以积极心态接受治疗。

1.2.4疼痛教育采取宣传资料、多媒体课件等方式,向患者说明疼痛原因、疼痛控制药物及镇痛效果等,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应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增强患者疼痛认知度及接受度;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音乐、影视资料、热门资讯等,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减轻患者因肌紧张、焦虑、疼痛而致使的痉挛,提升患者痛阈值,以保证镇痛效果。

1.2.5发挥家庭与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家庭的关心和社会的支持,增强患者家庭支持系统,共同面对疼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以有效控制癌病患者的疼痛。由于癌症疼痛时间较长,患者在面对疼痛的时候,需要来自家属、亲人、朋友及社会的支持,使得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怀,调整心态,以减轻患者的恐惧和孤独,减轻疼痛。

1.3评价标准[4]

①疼痛评分。采取Prince-Henry法评价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共分为5级:0分、1分、2分、3分、4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显。②采取QOL(生活质量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内容包括情感、睡眠、日常生活及整体质量,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具体疼痛评分如表2所示。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体生活质量评定指标如表3所示。

3.讨论

癌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手术治疗是最直接的方法,而在整个围手术期内,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一种主诉,如果疼痛控制不佳,容易造成肿瘤持续发展,进而出现食欲下降、免疫力降低、睡眠障碍等[4],将直接影响术后恢复。常规护理更倾向于患者整体康复,适应面广,缺乏针对性,并且,我国疼痛护理仍处于发展阶段,未将其纳入整个临床护理中,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常规护理服务已无法满足人们需求,需采取科学、高效、安全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效果[5]。

本研究对晚期癌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针对性疼痛护理,从患者情感、睡眠、日常生活等方面开展护理,保证护理方案完整,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结果显示,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由此提示,对晚期癌病患者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帮助患者掌握镇痛方法,改善患者自身疼痛症状,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疼痛,消除疼痛错误认知,使得患者获得精心的护理服务。同时,从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针对性疼痛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由此也充分证实,针对性疼痛护理可促使患者依从接受后期治疗,增加疼痛控制信心,促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6,7]。

总而言之,疼痛护理是晚期癌病患者一项长期、复杂的护理过程,需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科学评估疼痛,采取针对性疼痛护理,从患者心理及精神上予以支持和鼓励,调动积极因素消除疼痛,有效缓解疼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疼痛耐受性,调整患者自身状态,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收效良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程海波,吴勉华,沈卫星,孙东东,姚志华,周红光,李柳,李博,许惠琴,周仲瑛.基于癌毒病机理论的癌痛平胶囊治疗癌性疼痛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12:4371-4374.

[2]汪淑英,郭丽君.疼痛护理对改善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5,33:105-106.

[3]赵静,曹彩芳.疼痛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1:237.

[4]杭惠丽.疼痛护理对提高晚期癌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1789-1790.

[5]胡薇薇,姜峰,华红伟,于瑞华,李静,黄骞,廖志军,程志军,丁罡.疼痛智能管理系统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02:107-110.

[6]王建意,白宗梅.自我管理教育对癌性疼痛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02:29-31.

[7]罗红.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观察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20: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