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视角分析

王杰

王杰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系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发展,社交网站从进入人们视线到现在广泛普及仅仅不到几年时间。几年时间里,不同的个体通过社交网站集群,不同的文化在互联网相遇,也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本文通过对全球第一大中文社区百度贴吧的近一年参与式观察及对参与用户的深入交谈,社交网站自身文化形成的网络媒介技术因素以及用户参与心理等动因,对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的文化因素进行探析。

关键词:社交网站;用户集群;双向;文化视角

有别于一般现实中的群体,社交网站中用户通过集群进行的群体传播中无疑还加入了网络与网络传播的特征。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加快,社交网站成为个体用户通过互联网集群进行社交的新社交形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5年12月,全国网民人数已达6.88亿人,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在上网群体中几乎所有人都会使用到诸如QQ、微信、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

社交网站用户集群现象自互联网出现以来便已经产生,其本身便有其文化根源。一方面是互联网本身所具有的特点,Web2.0为社交网站用户集群提供了技术平台,也通过媒介的使用重构了用户的思维,其便不仅仅是一个载体,更是塑造了互联网文化本身。另一方面,用户基于自身的兴趣,在社交网站上寻求满足,不同的用户在同一平台分享、交流信息,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平台相互冲突、摩擦、交流、融合,久而久之便形成这一平台自身的习惯、规则,独特网络社区文化也因此诞生。

一、社交网站用户集群及其特征

网络社区无疑是与现实社区相区别的,但其网络这样一个虚拟平台下进行的人际交往活动,其本身便是网络社区虚拟与现实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从一个可视、可见、可触、可摸的现实世界,到网络突破时空界限,并彻底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新世界,其对立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网络的参与者始终是人,不论是网络信息还是网络本身都是为人服务的,从人的角度出发,网络与现实又在人类社会这样一个角度得到统一。在网络本身这样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以人与人类社会作为核心,去讨论用户的社交网络集群行为。

1993年德国社区研究先驱瑞恩高德(Rhemgold)率先提出“虚拟社区”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一群主要藉由计算机网络互相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识,分享某种程度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如同对待朋友般彼此关怀,从而形成的团体。”[1]在这一定义中,瑞恩高德没有强调网络空间本身的空间范围特性,而是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对虚拟社区进行定义。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区的发展以及对网络社区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网络社区的定义也愈加清晰。2010年中国网络社区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网络社区是指以论坛为基础核心应用,包括:公告栏、群组讨论、在线聊天、交友、个人空间、无线增值业务等形式在内的网上互动平台,同一主题的网络社区集中了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

在网络社区中,所传递的信息通常由网络用户自行生成,根据目前现有的网络社区,按照用户的参与目的,暂且可以将网络社区分为:兴趣社区、社交社区、交易社区和幻想社区。以“李毅吧”为代表的百度贴吧显然属于第一类兴趣型网络社区。这一类的网络社区,可以聚集相同兴趣的参与者就专门的主题进行广泛的交流,群体内的参与者可以是来自五湖四海,因为某一个共同的兴趣点而聚集并通过网络社区这一平台进行分享、交流。这类社区的兴趣主题相当广泛,也是时下最主流的一种类型,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兴趣型的网络社区,包括百度贴吧、豆瓣、知乎等等。

二、媒介文化生成的技术动因

曼纽尔?卡斯特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一书中讲到“我们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正如麦克卢汉所认为的,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非传播的额内容,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媒体的产生都会开创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2]

作为Web2.0时代的社交网站,其本身便具有自身的操作特点与习惯。在不同的社交下也会形成不同的参与规范。网络本身具有的虚拟性、匿名性、再造性、实时性、海量性、互动性、广泛性、开放性以及超越时空等特性已经大大超越了现实世界的承载,也彻底改变了人的参与。网络社交其本身具有网络的特性,其本身便具有真个好所有数字资源的可能和条件,不同个体、用户及媒介的所拥有的文化能够在同一平台得以展示、交流、融合或者对抗,这些都为网络社交自身文化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笔者在通过对百度有贴吧进行近一年的参与式观察后发现,用户进入网络社区,根据参与程度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他们从开始进群组到不断融入之后的言行举止的改变中得以体现,但是这种影响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出。这些技术并没有引起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他们只是在用户的生活方式中起到了提速缩距的功能。[3]

在百度贴吧中,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加入不同的兴趣吧,每个用户拥有自己的账号和主页,可以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并评论转发参与讨论,拥有共同关注并讨论的话题是不同用户之间产生关联的原因。此外,百度贴吧作为百度旗下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与百度搜索结合起来,用户在百度上进行搜索时可通过搜索关键词进入到兴趣吧,获取、讨论相关信息。在贴吧内,群体之间的各类复杂动态交互重叠,个体可根据兴趣不同,游走于各个兴趣吧之间。在贴吧的参与中,用户根据兴趣选择特定的群组,在通过发布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进行分享、讨论,其社会交往方式通过对对象单一方面的认识代替了整体感知,网络社交逐渐形成平面化和碎片化的特点。

三、用户参与心理促成媒介文化生态形成

网络社交归根到底还是一个人的参与行为,人们在网上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与之在现实世界中的心理和行为有较大差异。在互联网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形形色色,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主要包括自我表露、自我迷惘和找回自我等几种形态[4]实际上,个体在社交网络中所呈现的个人形象以及所发布的信息,以及与其他用户的评论、转发和私信等形式的互动,都是带着目的性展开的。凯茨和莱斯认为,人际关系的构建是重新构建自我的手段:互联网允许孤立的人与跟他们拥有共同观点的人进行互动,借此强化并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使用者能在最初的自我身份中取得进步,或将自身社会化,形成一种新的身份。[5]

百度贴吧自2003年11月启用以来,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社区。而吧内目前影响力最大的贴吧——李毅吧,其关注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自2004年建立以来,共发帖超过8亿条。据笔者观察了解及2014年在贴吧内发布的一条关于吧友真实年龄调查帖子的调查结果来看,该贴共收到800余条回复,排除掉部分明显不真实答案,在李毅吧里活动的人员主要为集中在16—25岁的90后网络群体。区别于第三方公司的介入与管理,李毅吧由一群普通网络用户自发进行,这些人纯粹希望把人聚集起来,共同分享交流信息已达到精神愉悦。这些用户个体选择走出自我,参与互动的内在动力主要是排遣寂寞与孤独、关注与认同的需求、寻求浪漫关系、获取安全感、逃避面对面交往等等。在网络社区中,因为互联网参与的公平性,广大受众普遍公平地参与其中,用户根据自身兴趣及需求,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网络社区,在相应平台下进行分享、交流。而每一个参与用户都拥有自申独特的属性,用户之间的不同属性相互重叠,因此社交网站的特性也为“分众”参与提供了条件。

通过社交网络,个体与个体之间结成一个个集体,个体在集体当中与集体中的其他陌生人产生不同的相互接触。并且通过“共有的行动和意识”及“共有的情感”,陌生个体之间,将会形成“集体意识”。[6]在这样的网络群体中,个体通过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群体,群体也通过群体内所有成员的参与习惯自然而然形成这个群体内的语言及行为规范,这样的规范不仅规范着每一个群体成员的行为,还对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样的影响即体现在随着群体传播行为的不断加深,个体行为会越来越与群体内文化及规范趋于一致,并通过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逐渐从个体的网络群体传播的世界中转移到现实里。

结语:不同的社交网站会形成自身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无疑受到网络技术与用户兴趣与参与习惯有关。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是网络技术还是用户习惯,其背后都还有着更为深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背景。当前社交网站用户集群因为其成立的自发性、管理的自主性以及发展的随意性等因素,所以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HowardR.Thevirtualcommunity:Homesteadyingontheelec-tronicfrontier[M].Cambridge:TheMITPress,2000:20.).

[2]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

[3]叶嘉颖.社交网络文化探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0.

[4]刘京林著大众传播心理学.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176.

[5]詹姆斯.E.凯茨,罗伯特.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北京:商务出版社.2002/2007:112.

[6]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D].复旦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