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长期卧床糖尿病足疼痛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糖尿病人长期卧床糖尿病足疼痛的护理

钱果

解放军181医院创伤骨科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糖尿病人长期卧床导致糖尿病足疼痛的护理。患者属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病史多年,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糖尿病足,经常发生剧烈的疼痛。为了缓解患者的疼痛,对患者采取了包括行为、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缓解了患者糖尿病足带来的持续且剧烈,疼痛。

【关键词】糖尿病;长期卧床;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的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或严重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糖尿病而长期卧床,其血糖水平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进而发生糖尿病足[]、坏疽、感染以及溃疡。而老年糖尿病人往往由于糖尿病足带来的剧烈疼痛、心理障碍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而放弃糖尿病足的治疗,导致病情持续恶化,给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带来烦恼。在我国,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不但有南北差异,而且存在东西差异,约占糖尿病总人数的2%左右[2]。目前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主要停留在控制病情恶化的方面,而忽视了对患者疼痛的护理。因此,本文对此例患者采取了以缓解患者疼痛为主的护理措施。

1.病例介绍

此例患者为男性,年龄47岁,患者处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患者因“确诊患有糖尿病12年,发生肢麻2年余,发生浮肿5月,近一周以来加重”在我院进行治疗,患者入院时T36.8℃,P80次/分,R19次/分,BP150/102mmHg。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时发现,患者的两侧足跟处都有破溃,其中左足2×3㎝,而右足2.5×4㎝,经过检察医生询问,破溃处是患者半年前在洗脚的时候烫伤,一直没有痊愈。患者的血糖水平为12.7mmol/L、肌酐水平为784mmol/L、尿素氮水平为275mmol/L。

2.护理措施

本文主要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糖尿病足疼痛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2.1心理护理措施

由于患者患糖尿病年数长久,因此对糖尿病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足的危害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在发生足部溃疡之后,患者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治疗,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患者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长期以来的服药及昂贵的医疗费加剧了糖尿病足带来的疼痛,进而导致患者形象发生改变,患者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生活质量下降很快。尤其是患者心理方面的压力比较大,患者对疾病的治疗越来越持怀疑态度,恐惧情绪加重。因此,医护人员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向患者详细讲解治疗方法、病情原理及治疗的目的性,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告其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综合的治疗,动员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让病人参有兴趣的活动,用看报,听音乐,深呼吸,按摩等方式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以减轻痛苦,此外,护士还尽可以满足病人对舒适的需求。如此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消除了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2.2镇痛药物的使用护理

为了缓解患者糖尿病足的疼痛,患者更具护理人员的指导服用了镇痛药物,并与镇静药物进行了联合使用,使用镇痛药物之后,医护人员对其止痛效果进行了评价,主要根据患者食欲、睡眠质量、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确定。此措施使得患者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时间,睡眠质量显著提升,且对止痛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及时发现,经医生的处理后无碍。

2.3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基本做到了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并根据患者的描述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析和具体判断。由于患者经常需要使用镇痛药物,“是药三分毒”,这些镇痛药物往往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产生一些副作用及不良反应,诸如出现幻觉,发生便秘、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经调查,大概有63%的患者服用镇痛药物后会出现上述不良反应。此例患者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且情况较为严重,经过主治医生的诊断,予以护胃、止吐等护理,患者情况得到缓解。之后,患者又出现了便秘症状。护理人员考虑到患者平常生活以卧床为主,不能下床进行活动,因此,嘱病人对饮水,多吃水果和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对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并给予缓泻剂进行治疗。然而一段时间后无缓解,因此又给予了患者不定期灌肠治疗,最终患者便秘情况得到好转[3]。

2.4对肌内注射产生硬结的护理

患者长期注射镇痛药物之后,出现了臀下硬结。主要是镇痛剂的反复注射导致患者肌肉组织出现了重度的纤维化,影响了镇痛药物的吸收。此臀下硬结的出现不但与患者自身身体素质和心理因素有关,而且与护理人员的操作不规范有很大关系,护理人员在注射药物时存在反复在一处进行注射、注射深度不够、注射速度过,注射过程中带有微粒等都会造成皮下硬结[4]因此,在注射时应有预见性,经过调整,根据患者的体型选择了合适的针头进行注射,对注射深度进行了合理把握,跟换不同的部位进行注射,轮流注射两侧臀部肌肉,更应该严格无菌操作,推注不宜过快,此外,注射前因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身体放松,减少因恐惧、紧张造成的肌肉紧绷,也可以预防硬结形成。

2.5使用镇痛泵的护理

患者在后续的治疗过程中疼痛加剧,药物止痛不能奏效,因此护理人员最终根据医生的意见选择了镇痛泵止痛,其给药方式为经静脉留置针持续给药。为了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解释镇痛泵是一种安全的自我管理止痛方法,效果良好。而使用镇痛泵5-30分钟之后,观察患者出现了呼吸不良的情况,经分析,这是由于镇痛泵的使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患者的呼吸。因此,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间间歇给药,防止患者呼吸不畅。最后,护理人员还针对患者镇痛泵止痛中有可能出现的感染情况进行了预防,主要包括:给药时密切观察留置针穿刺部位有无渗出、防止镇痛泵管道及静脉管道打折受压及脱落。针对患者不能正确使用镇痛泵的问题,不能护理人员对储液囊中的药液进行了及时的更换,并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镇痛泵[5],不能擅自拔出止痛泵或拆除,止痛泵按钮必须由病人本人控制,家属不能代替给药。

2.6足跟处破溃护理

根据患者的创面局部坏死及分泌物的情况,足部破溃处用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用碘伏消毒,没日擦拭两次,根据创面选择合适的敷料进行包扎,换药时应该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及脓液的培养情况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局部可用红外线照射,促进血液循环和肉芽增长,并且需要密切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末梢、血运及皮温。经过此措施,患者的创面慢慢恢复,有了良好的效果。

3.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要种并发症,严重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感会导致患者身体发生一些微妙的改变,对病情发生反馈作用,且会破坏患者治疗的信心,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有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针对患者疼痛的护理十分重要。

纵然目前已经有一些具有普遍共识的糖尿病足的分类体系,然而依然缺乏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实用性的评分系统来对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及疼痛的等级进行评估。德国蒂宾根大学Beckert等进来提出了一种依据糖尿病足溃疡性质对糖尿病足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分级的新方法。根据这个方法,Beckert建立了独特的糖尿病足溃疡的严重程度评分(DUSS)系统,并应用此评分系统对一千名患者进行了试验评估,最终证明该系统可以比较科学地预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发展后续情况。

糖尿病足溃疡是可预防可治疗的,糖尿病足疼痛护理的目标是预防足溃疡的发生以及避免截肢。虽然一般情况下患者动脉阻塞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截肢,然而,经过预防性护理措施的保护,患者的截肢时间能够被推迟。糖尿病足引起的截肢中至少有一半儿是属于可以延迟的。所以,做好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保健以及护理、尽早进行诊断是十分重要的。

4.小结

糖尿病足疼痛的护理是患者生活质量及后续治疗的关键,因此,护理人员在糖尿病患足者的护理中,应该积极对待,采取必要的措施和心理干预,加强镇痛药物使用的护理,注重心理护理,降低患者截肢、致残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护士还要加强疼痛知识的学习,避免成为疼痛护理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王振宇,童奥,唐红等.9例糖尿病足病人的疼痛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0):68-69.

[2]AlanSinclair,TrishaDunning,StephanColagiuri,罗燮.老年2型糖尿病管理全球指南[J].糖尿病天地(临床),2014,02:65-75.

[3]李晓光,武红玲,段丽春等.探讨糖尿病足护理单对糖尿病患者足部评估与护理指导的效果[J].中外医疗,2014,5(14):149-151.

[4]杨丽媛.浅谈肌肉注射硬结产生原因及预防[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9):142-143.

[5]陆晴,王娜,许红等.国内糖尿病足护理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48(33):4179-4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