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

袁群英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段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60例,采纳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采纳个性化延续护理),比较血压变化情况、ESCA评分、HPL评分。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护理后ESCA评分、HPL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调节、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极大的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借鉴、推广。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舒张压;收缩压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指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高血压的发生与大量饮酒、饮食中盐摄入过多、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群,近年来,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高血压的发病率显著增高,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目前已被临床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正确、全面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诸多不良行为,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血压控制较差,明显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有效的护理,对于调控血压,提高患者生活结构合理性意义重大。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选定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时段自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选定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对照组(例数=60)、研究组(例数=60)。研究组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在43-79岁,平均年龄为(61.52±6.6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数之比分别是19:25:16;病程在3-15年,平均病程为(9.26±2.04)年。对照组女性30例,男性30例,年龄在44-78岁,平均年龄为(61.96±6.57)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数之比分别是18:24:18;病程在4-14年,平均病程为(9.34±2.01)年。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②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③精神正常、意识清醒者。④签字“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及恶性肿瘤者。②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③合并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者。④存在智力障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者。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⑥合并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脑卒中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包括用药干预以及常规饮食、生活指导等。

研究组(个体化延续护理):①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若干名护理人员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组内成员控制在6-8人,均应受过专业培训,明确延续性护理的意义、目标和内容等。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包括患者姓名、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家庭住址、年龄、联系方式、病程、高血压分级、用药、基础病等信息。②制定延续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家庭状况以及具体病情等制定针对性的延续护理计划,评估患者整体情况,与医生签订延续护理计划,做到责任到人。③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以及病情轻重等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正确看待自身疾病,清楚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促使其自主的纠正自身不良习惯。④电话随访: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血压测量情况、用药情况等,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对患者、家属问题耐心、细致回答。⑤家庭随访:每月对患者上门访视1次,了解患者在用药期间是否存在不适,同时了解患者生活、饮食习惯,根据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一对一的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血压变化情况:包括护理前、护理后2月的舒张压、收缩压。

ESCA评分:以ESCA(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护理后2月自我护理能力,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护技能四方面,每项以0-4级评分法评定,总分为172分,分值的高低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高低成正比。

HPL评分:以HPL(健康行为量表)评估所有研究对象护理前、护理后2月健康行为,包括压力调节、人机关系、心理健康、营养、躯体活动、健康责任感六方面,每项以0-4级评分法评定,分值的高低与患者健康行为高低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x±s、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n/(%)]、?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护理前舒张压、收缩压相比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组内对比:两组护理后均显著较护理前低,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主要以心悸、头痛、头晕等为主,部分患者在精神紧张、劳累后血压会突然升高,极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出现胸闷、四肢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梗以及中风等,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临床有大量研究显示:高血压与不良情绪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病情发作时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不良情绪,往往会导致血压不稳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因此及时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方式对于控制血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本研究示:研究组护理后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护理后ESCA评分、HPL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个体化延续护理在高血压护理中的有效性、可行性更高。分析原因如下:个体化延续护理成立专业的延续护理小组,建立高血压患者健康档案,综合多种因素制定护理计划,提高了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通过电话、家庭访视等对患者展开全面、延续的护理,显著激发了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有助于调控血压,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弥补了传统护理被动、固定、单一的不足。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纳个体化延续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帮助患者养成科学、合理的生活、饮食习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体质量,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信赖,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潘传玲.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6(2):291-292.

[2]陈雪云,黄映华,胡桂芳.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2(21):177-179.

[3]李晓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4):171-172.

[4]唐宁娟,刘俊伟,袁衬香,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6):2266-2268.

[5]龚素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6(8):2076-2077.

[6]张瑶.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意义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