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尹晓涵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系)

摘要: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政府对公共设施设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现阶段人性化设计为公共设施设计主要方向,本文通过自然环境原则、人文环境原则、地域文化原则、人为因素原则,四个方面对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并从融入情感体验、重视易用性设计、提高设计安全性,三个方面对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策略进行了整理,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情感体验

引言:

受到城市化建设的影响,公共设施种类、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的公共设施建设仅将美观性作为重点,不够贴近人性化需求,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了解群众的公共设施使用需求、意见,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调整,落实公共设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提高使用便捷性。

一、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原则

(一)自然环境原则

在对公共设施进行人性化设计时,为了提高设计合理性,需要从自然环境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第一,自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情况,并且城市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为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建设公共设施时,可以从气候、温度、地理环境等多个角度分析,例如:建设城市园林时,政府部门将“因地制宜”作为建设原则,不仅为周围居民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还优化了城市环境,推进了城市化建设发展。第二,建设公共设施的目的主要为加强人们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按照自然环境原则设计公共设施时,设计人员能够设计出满足城市特色的设施,保障公共设施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并满足居民应用需求。

(二)人文环境原则

以人文环境为原则设计公共设施时,能够提高设计的人性化,在分析这一内容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一,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域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并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极容易出现设计不满足民族风俗习惯的问题,但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设计时,设计师能够先了解地域文化,之后将其融入到设计中,展现这一地区的精神风貌,优化地区形象特征。第二,由于公共设施为城市精神风貌的缩影,进而从人文环境角度出发设计时,能够展现出这一地区特有的人文风貌,例如: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较为出名,进而政府在设计公共设施时,会将陶瓷文化融入到其中,构建了良好的“瓷都”形象,外地游客到景德镇旅游时,能够感受城市中的文化内涵。

(三)地域文化原则

设计公共设施时,从地理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才能提高公共设施的应用合理性,例如:我国古代设计长城时,利用了地域环境的优势,达到抵御外敌入侵的目的。另外,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空间喜好等都存在差异,将设计重点放在这一部分中,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共设施的人性化,推进公共设施优化发展。

(四)人为因素原则

公共设施建设的主要对象为周围居民,从人们的需求角度出发设计公共设施,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应用、审美需求,例如:在公园公共设施设计时,需要将儿童、中老年人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保障公共设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并提高设计的人性化。另外,将人为因素作为公共设施建设的原则,能够满足城市化建设中以人文本的需求,展现出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城市的整体性。

二、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策略

(一)融入情感体验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质量,需要融入情感体验,第一,由于建设公共设施的主要目的优化公共服务质量,应用传统方法构建公共设施时,存在不够了解用户体验感受的问题,一旦设计中存在不合理情况,会直接降低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为了转变这一现状,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时注重互动性,例如: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可以先调查人们的需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达到提高设计人性化的目的[1]。第二,将情感体验融入到公共设施建设中时,能够加深人们对公共设施的依赖性,进而在设计时,设计人员可以到公共环境中感受公共设施需求,之后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设计合理性。

(二)重视易用性设计

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中,需要重视易用性,在分析这一内容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总结,第一,公共设施面向全部居民,但现阶段部分公共设施较为复杂,中老年人难以准确的使用公共设施,甚至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再次发生,设计人员需要从简洁的角度分析,例如:设计垃圾桶时,由于垃圾桶卫生较差,需要设计减少接触面积的垃圾桶盖子,并提高垃圾桶的整体防水性与质量,达到提高人性化的目的[2]。第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售票机的应用频率逐渐提升,但中老年人不熟悉这一设备,存在无法自主购买的问题,进而在设计公共设施时,需要设计人员将易用性作为设计重点,提高信息技术类公共设备的简明性。

(三)提高设计安全性

提高设计安全性为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的主要方向,第一,当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幼儿在公园、广场玩耍时,常出现被公共设施绊倒的现象,这类伤害的责任人主要为设计人员。为了满足人性化设计的需求,需要合理调整公共设施材料、工艺等,避免1米以下存在尖锐物体。并在公共设施设计投入使用之前,进行安全性分析,做到提前预测、及时调整的目的,满足人性化设计需求。第二,由于社会群众素质存在差异性,部分人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破坏共有财产,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意外事故,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需要设计师设计公共设施时,降低可认为破坏的概率,优化整体设计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公共设施人性化设计质量,需要设计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从多个角度分析人们使用需求,并融入到公共设施中,达到优化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另外,为了达到提高设计人性化的目的,可以将以人文本作为设计重点,强化人们的使用感受,优化城市的整体性,增加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参考文献

[1]方虹博.北方地区城市滨水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人性化设计[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7):106-107.

[2]郭绯绯.城市公园景观设施设计原则及方法研究[J].乡村科技,2018(1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