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

徐亚兰

浅谈和谐班级的构建

徐亚兰

(吉林省梨树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梨树136500)

【摘要】构建和谐班级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班级应该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应该有积极的班级风貌;应该有民主管理氛围;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班级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要周密规划,稳步实施;要加强沟通,鼎力合作;要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和谐;以人为本

1.和谐班级应具备的特征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通过多方努力,“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按照这一要求结合教育的实际,笔者认为和谐的班级起码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1融洽的人际关系班级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和谐的班级,同学与同学之间应该亲如兄弟。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是朋友加师长的关系,相互融洽,没有隔阂。相互沟通,相互尊重。总之在这样的班级里,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样,人人心情舒畅,生活、学习愉快,能够健康的成长。

1.2积极的班级凤貌。一个和谐的班级,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在这个班集体中,全体同学具有高涨的学习情绪,学习上勤奋努力,积极探究;劳动、卫生、集体活动都能够踊跃参加;有困难、有任务大家都能争着上。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环境优美,风气良好,能够安定有序地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景象,全体同学都乐于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并引以为豪。

1.3民主的管理氛围。一个和谐的班级的管理应该是民主的,在这里不是封建的家长式管理,班主任不是家长,应该发挥全体同学的作用,每个同学都是班级的管理者,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都能为班级的管理献计献策并且身体力行。在这里全体同学都心情愉快,没有压抑感,整个班级充满了活力。

1.4良好的道德素质。一个和谐的班级,整体的道德素质水平是良好的,包括遵纪守规、诚信友爱、文明礼貌、尊老爱幼、无私奉献、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世界观、荣辱观。创业观等等。这一些全体同学都应具有较高的水平,能体现出时代的气息。

2.构建和谐班级的建议

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也不是一个人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体同学、全体教职员工乃至学校领导整体的努力,也是好长时间的奋斗。笔者就构建和谐班级的途径谈几条不成熟的建议。

2.1转变观念、一人为本。传统的教育模式是应试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尽管也提倡开发学生诸种能力,但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很难达到。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是封闭式的,学生只能规规矩矩,不能越雷池一步。这一传统模式,显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要构建和谐班级,就要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工乃至全体学生共同地去探究、改革创新,探索出一套全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和谐班级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开展不同的教育活动,以适应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使他们能够根据各自的特点,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2.2周密规划、稳步实施。构建和谐班级不能一而就,更不能心血来潮,这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周密详细的规划。每个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学段的各个年级也有不同特点。因此哪个学段、哪个年级要达到那个要求、实现什么目标,采取哪些措施,都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并按照计划稳步实施,逐步达到和谐的目标。

2.3加强沟通、鼎力合作。构建和谐班级不仅是班级的事,也不仅仅是学校的事,而是全社会的综合工程,因此,需要各方面的沟通,各方面的协作在班级内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求平等对待,互相沟通,交流思想、观点,直至生活上的细微末节都要互相交流,以架起心灵够通的桥梁,创造和谐的民主氛围。在社会上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以使共同教育学生,协力构建和谐班级。

2.4多种形式、开展活动。构建和谐班级的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总体素质,而学生阶段正式智力、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时期,因此要建立适合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改变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说教方式,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尽量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又符合青少年的特点的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

这些活动的开展,不能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应该结合学生各个时期的特点,制定出周密的活动计划。开展什么活动,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过程怎样组织,直至一些细节问题,都要统筹兼顾、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不知不觉的受到了教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2.5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按照教育新理论的要求,班主任不仅仅是班级的管理者,他应该是班级的一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要构建和谐班级,班主任起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

【文章编号】1236-3619(2010)05-1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