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浅谈水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刘世菊

四川富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四川自贡643200

摘要: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滥用资源情况严重,必然导致的人与自然存在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重建生态平衡、协调的关系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才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保护

1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组成部分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1提供各种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作为主体和社会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和各种物质、能源资源,只有劳动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1]。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大量的自然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1.2自然净化功能

环境对经济活动中人类的废弃物和废物具有自然净化和同化能力。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而不是人类的产品。经济活动中,人们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副产品暂时无法使用并排入环境。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自然净化的环境。如果没有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人类将无法生存。

1.3提供舒适的环境

环境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同时还满足了舒适性要求。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根本[2]。阳光、新鲜空气和干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的生活。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自然和文化景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优雅舒适的环境使人们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使工作更有效,使经济增长和环境舒适性要求更高。

1.4加快社会的发展

破坏生态环境,将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自然环境一方面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保护环境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经济,才能创建一个舒适的环境。

2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中国,生态环境整体越来越恶化,治理能力已经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2.1水土流失严重

据记录,在建国初期后,全国水土流失面积116km2。到1992年,水土流失增加179.4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8.7%。西辽河上游,黄土高原地区,嘉陵江防护林,横断山脉地区和南方丘陵和区域土壤侵蚀严重。

2.2沙漠化扩大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超过149万km2,约占陆地面积的15.5%。在1980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加快,很多草地、农田、铁路、城市、工矿和村庄受到严重威胁。

2.3森林资源

中国的森林面积大大减少,林海已经罕见。据调查,森林砍伐和消费远远超过树木的生长。继续这样,就会出现无林可伐的现象,甚至威胁下一代的生存。

2.4生物物种灭绝

据估计,15%~20%在中国植物物种受到威胁。近30年来,大熊猫、东北虎、白鳍豚野生动物的分布面积明显缩小,数量下降,已严重威胁到他们的生存。

3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

尽管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将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最终,人类活动是生态环境破坏的罪魁祸首[3]。世界只看到中国的经济繁荣,但没有注意到中国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在某种程度上,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成反比。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找到答案。

首先,只顾经济,不计后果,导致废物污染和转移。废物污染和转移指的是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或向他国的排放的废气、废液、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空气、河流、湖泊、海洋和陆地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问题。在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约有70000多种化工产品,其中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约35000种,会致癌、致畸的超过500多种。如一节电池会污染60L的水,使得

10m2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其污染可持续20年;塑料袋可以在自然状态下存在450年。据统计,中国城市的垃圾堆历年存量已经达到60多亿t,占土地面积5亿m2,城市人均垃圾年产量440kg。

其次,只关注切身利益,不采取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发展必然会消耗资源,如木材、矿产、森林等,所以采伐、开荒、放牧,使森林面积大大减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支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在这些物种在不断消失[4]。人们的活动在威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下一代的生存。

4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快发展,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也是人类社会通过无数惨痛的教训做出的理性选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中,保护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无论从世界,还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发展到目前阶段,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扩大宣传、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建设、计划生育、生态工程监理,同时,也拓宽了思路,尝试以下措施[5]。

一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干旱缺水。在中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整个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十分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水库引水工程。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不仅提倡人们节约用水,主要建立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权和水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节水机制,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政府,如在黄河盆地,中介,节水灌区改造,该公司将节省现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干旱缺水地区工业发展问题。

二是依靠自我修复能力的性质,解决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人为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损害。如果人不伤害它,给它一个休息的机会,自然会自愈。因此,可以采取退耕还林等措施,以帮助自然的自我修复。自修复可以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强调大坝的变形,防治土壤侵蚀,有效拦截泥沙、泥沙、培育和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有丰富的水资源,加强小水电项目建设作为燃料,解决农业能源问题,减少森林砍伐,促进植被恢复,减缓荒漠化。

5结语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恶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需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尊重自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严会超,吴文良.试论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1):14-16.

[2]万运新.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2):70-72.

[3]左小平.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2002(17):41-43.

[4]高红卫,高阳.浅议国有经济治理与政府改革[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s2):248-251.

[5]李克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0(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