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生态理念探讨

穆念旭尹秀明

穆念旭尹秀明济南大业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生态小区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将成为可持续城市理想休憩乐园和未来住宅小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文针对生态小区的特征及规划建设要点探讨,以期为规划创新深入研究给到帮助。

关键词:小区规划生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等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的住宅小区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住宅小区不再是单纯的居住,逐步向心理文化的更高领域递进。

整体性生态小区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了社会、经济、环境三者的整体协调发展,小区生态化也不是某一方面的生态化,而是小区整体上的生态化,实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因此,生态小区的建设将会逐渐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环境保护的不合理现状,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1.生态小区的建设要求

1.1整体绿化要求

首先,小区的建设需要体现整体上的生态文明,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生态小区建设时就需要计划实现节能、节地、节水、低污染以及物业等的有效管理。在生态小区体现整体生态文明的同时需要加强绿化的建设,绿化植物的空气净化功能和湿度调节功能能够给小区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因此生态小区建设时需要优化选择绿化植物,同时注意加强水景的再造和自然水网的利用,促成其构成一个小范围的生态圈。

1.2防止污染的要求

防止污染需要生态小区的建筑用材应全部采用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并且这些材料可以尽可能的回收利用,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需要采取各种技术措施防止和消除居住区中存在的诸如噪声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放射线污染和粉尘污染等多种污染。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双层或多层玻璃隔绝噪声;减少粉尘的排放;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和生化处理等等,以使居住环境质量得以有效地改善。

1.3节约资源的要求

生态小区的建设需要重视对污水的回收,对雨水的收集利用以及对节水设备的研究和开发,确保小区用水的质量和正常供给。除了节约用水外,生态小区的建设还需要重视节能,不断提高住宅的保温、隔热性能,减少能源的消耗,大量采用节能电器产品。同时要提倡居民使用新能源,例如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地热采暖等。

2.生态小区的建设要点

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我国平均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我国的一些城市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严重污染”城市。房地产开发和使用是一种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废物的产业。为了人们卫生、健康、舒适地生活,必须将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

2.1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优点是极为丰富、洁净、安全、廉价。目前,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3个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能量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2.2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一些地方,一方面缺水严重,另一方面浪费严重。节水的关键措施还“开源节流”。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5%,其余95%用于洗涤、排污等。在住宅小区,根据两种用途设置A、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包括冲茶、洗米、洗莱、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B系统专供使用水。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将住户洗菜、洗衣、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进行过滤、净化、去污等物理、化学处理,再输入住户的“使用水管”,供洗地、洗车、绿化、水景、冲厕、排污等使用。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2.3规划用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关于住宅小区的节地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①容积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并非越低越好;②停车场架空或入地,即建造立体化的多层停车场或地下、半地下停车场;③从节地与节能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宜建造多层和小高层万方数据公寓,控制建设单门独户的别墅,尤其是依山傍水、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更不应建造高档别墅和私家花园供极少数人享用,而应建造小区公园等公共设施,供大众享用。

2.4强力整治、促进环保

房屋的建设和使用都存在着对环境污染的问题。环境被污染,直接危害人类健康,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关于环境污染问题,过去只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现在增加了防治声污染和光污染的内容。这是切合现实情况的。还有个问题,就是电磁污染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和使用率也在日益提高,电磁污染已经出现,并有不断增长之势。建议把这方面的内容纳入治污计划和措施之内。

3.生态小区建设的措施

3.1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做好小区的规划设计,减少开发的盲目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以人为本,改善居住环境。将人们物质层面的安全健康问题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环境的生活空间。

(2)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首先,要做好生态小区的选择工作,同时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其次,要将建设目标统一在规划之中,分期建设、逐步实施,做好小区的规划工作。

3.2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生态小区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强调生态意识和思维革新同时,必须注重研制和运用新技术。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提高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另一方面,运用高科技,研制并采用以绿色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筑材料,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等的污染。此外,由于新材料的成本过高,我们还应注意控制新材料、新技术的使用比例,将其与常规技术和材料充分结合起来使用。

3.3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首先要提高建筑师的生态意识,建筑师应通过广泛的研讨、学习和交流从整体上规定建筑师的生态意识水平,使其树立生态建筑设计观,用相应的生态设计理念来指导建筑设计。其次,要做好科学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和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保护生态、营造健康社区的活动和建设中来,让开发商和业主形成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稳步推进生态小区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2]李莲秀,吴盛伟.城市小区规划与可持续发展[J].山西建筑,2005(16).

[3]吴晓,阳建强.住区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用初探[J].城市规划,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