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

邹余婷

邹余婷双流机场医救中心四川成都610202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地介绍了机场主要的紧急事件和相关的急救技术,然后对民用航空运输机场的急救措施进行重点分析,最后提出了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为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

1.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的概述

1.1机场主要的紧急事件

机场主要的紧急事件有航空器紧急事件和非航空器紧急事件两种。其中,航空器紧急事件具体包括:航空器在空中出现故障、航空器失事、两个航空器相互碰撞、航空器与其他障碍物相撞、航空器被非法干扰、与航空器相关的其它事件。可将航空器紧急事件的救援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为紧急出动,第二等级为集合待命,第三等级为原地待命。非航空器紧急事件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建筑物失火、机场中的设备遭受爆炸物的威胁、自然灾害、危险品污染、医学紧急状况、与航空器无关的其它事件。

机场的急救人员应该结合航空器中可能出现的紧急事件,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最大限度地抢救人员。

1.2现场急救中必须掌握的技术

救援人员必须要能够做简单的包扎、止血等措施,而且还能负责固定以及搬运等任务。在生命基本支持方面,急救人员在现场抢救生命过程中,能够徒手肺复苏、自动心脏除颤;在高级生命支持中,不但能够运用医疗器械、自动心脏除颤,对病情进行鉴别诊断,而且还能够对酸碱平衡进行纠正、补充血容量、脑复苏技术等。

2.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医疗急救的具体措施

2.1制定救护预案

重大事故最容易发生的时间为飞机起飞后的六分钟以及着陆的七分钟,被称为“恐怖的十三分钟”。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在航空器重大事件中,这十三分钟内发生的紧急事故高达65%,而且在这段时间内飞机都是在临近机场区域。从应急救援层面来考虑,机场的急救人员是最先到达该区域的,因此机场急救中心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健全、符合实际的救护预案,为应急救护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而且这也是组成整个急救计划的主要部分。在预案中,需要将各救助人员的职责及任务进行明确,将各项任务细化到每个救助人员身上。

2.2救护人员的具体分工与任务

在机场医疗部门中,包含管理人员、司机、医护人员、医技等所有的在职人员共组成了七个组。

结合实际,国内现有的民用航空运输机场在人员配备方面,并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但是都配备了医务人员和急救设备,而且大部分的机场都设置了急救中心建制。而医疗急救在国外各大机场中普遍趋于社会化。通常情况下,都不会在机场中专门安排医生和护理人员。比如,英国利物浦机场的急救措施都是在政府部门的控制下展开的,丹麦哥本哈斯将应急救援中心设置在机场内,美国洛杉矶则是将当地的消防部门与机场融为一体,部分国家展开救助工作的模式为“急救人员+急救车/消防车”。

第一小组为指挥组,该小组的组长主要是由当天医疗行政的总值班或者卫生部门的行政主管。该小组的基本任务就是严格执行机场指挥部的调遣,并且做好联络工作,现场指挥和协调急救人员的抢救工作。

第二小组为事故伤情营救组。该小组主要由“红十字”会员组成,会员从飞机或者飞机废墟中救出伤患者,并将伤患人员集中搬运到伤情分类组,而且在事故现场还需要承担抬担架、将伤患送至救护车的任务。

第三小组为伤情分类组。该小组成员主要由经验丰富的内、外科医护人员构成。结合名航总局的相关文件,可以把伤员分为四类,同时用统一的标签进行标示:0类伤员,表示已经死亡,用黑色标签来标示;Ⅰ类伤员,属于危重类伤员,必须要立刻进行抢救,标示为红色标签。具体症状为:内脏被损伤、开放性骨伤、大面积烧伤、严重头部外伤、各类休克及严重挤压伤等。Ⅱ类伤员,该类伤员属于中重伤,抢救可以暂缓,标签为黄色。伤员没有出现休克的症状,没有出现外伤以及闭合性骨折,烧伤也是轻度的,面积小于30%。Ⅲ类伤员是轻伤,没有生命危险,用绿色标签来标示。此外,一些旅客虽然身体上没有损伤,但是在心理上或者精神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创伤,必须要高度重视。

第四小组为紧急治疗救治组,该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救治Ⅰ类、Ⅱ类伤员,使伤员的病情保持在稳定的状态,能够尽早脱离现场,将患者送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更全面的诊治。

第五小组隶属于转送运输组,救护车、司机、医生、护理人员共同承担小组任务。在运送伤残病人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受伤情况,结合抢救采取的措施,严格遵循“先运重伤,后运轻伤”的原则来执行。此外,小组成员还承担着运送过程中救治伤员的重任。

继第五小组后是后勤保障组,该小组的构成元素有:设备采购员、后勤服务人员、医用药品、设备物资。创建第六小组的目的在于为医护人员配置医用药品、设备器械及其它救助物品。

卫生防疫组为最后一个小组,卫生防疫部门在小组中拥有绝对指挥权,该小组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飞机残骸及其它污染物品。此外,小组成员还需对死亡人员进行消毒、清理。

3.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重视应急救援模拟训练

医疗部门需要结合预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做好模拟演习。通过大规模的演练,能够发现救护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保证救护人员能够有条不紊地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现场救护工作。

3.2全面掌握机场的地形坐标图

救护人员必须要对机场内的地形了若指掌,特别是飞行区域内的地形。各机场的大小、规模、离市中心的距离等都不相同,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必须要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尽快抵达事故现场。

4.总结

现今,机场应急救援的重要作用在社会各界中已经达成共识。近些年,人们增加了对航空交通运输的需求,民用航空事业在该背景下迅猛发展,并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在民用航空系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必须做好机场应急急救工作,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10:86-96.

[2]贾志豪.民航运输机场应急救护工作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14,01:44-45.

[3]苏云,唐超.西安咸阳机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体会和建议[J].内蒙古中医药,2012,03:164-165.

[4]民用运输机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管理规则[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10: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