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心理护理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王妮

(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骨外科湖北武汉430019)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288-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整体护理的开展,心理护理成为护理工作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意外伤害致骨折患者由于事发突然、时间急、伤情复杂、病情严重、抢救难度大。这不仅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损伤,还导致精神上的创伤,这时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102例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102例,为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科住院治疗的骨折患者。其中女52例,男50例,年龄23~82岁,23~40岁(36例),41~70岁(45例),>70岁(21例)。平均住院21天。

2.心理护理

2.1骨折不同时期的心理活动及护理;

2.1.1骨折早期:患肢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多数患者会精神紧张,表现有焦虑、失眠、不思饮食等。如果患者出现这些表现,护士要以热情的态度与患者交谈,可以轻切的叫奶奶、阿姨之类的称呼,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了解受伤过程,跟医生沟通后做好病情健康宣教:由于外伤后机体气血运行紊乱,淤滞与肌肤理,阻塞络道,所以患肢或局部会出现肿胀疼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是会慢慢消除的。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患肢抬高,有些下肢受伤的患者,虽然下肢给它垫了枕头或者抬高了之后,病人又半靠位坐着,这时候我们要对他们宣教,患肢要高于心脏,才是真确地抬高方式,才能有利于静脉回流,利于患肢的消肿,并不可随意移动患肢,防止骨折断端活动而造成新的损伤或发生再移位。用自己的专科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给患者,予以安慰,提高患者的信心

2.1.2治疗期间:骨折大多需手法复位,较长时间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治疗[1-2]。无论何种治疗方案,都需要较长时间,并且会带来一定痛苦。尤其需手术时,患者心情都会十分紧张,焦虑不安,有的甚至拒绝手术。这时要向患者耐心解释医生为此选择手术的重要性,并告之患者手术和非手术的预后情况,并向患者介绍病房已治愈的病例,给予正能量。告知患者骨折预后多能完全康复,手术可缩短治疗时间,可提前减轻家人负担,早日重归家庭,使患者更有信心。

2.1.3骨折恢复期:一般患者多能主动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少数患者,对功能锻炼不配合,主要是怕痛、怕伤口裂开、怕影响伤口恢复、不知道功能锻炼的意义。此时我们则需要以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进行劝导,解除他们的不良顾虑,对患者宣教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必要性,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对伤口的消肿、消肿后对伤口的恢复、日后的关节的活动度都有很好的帮助,并告知功能锻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应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在医师指导下,这样患者一般能解除厌烦情绪,增强功能锻炼的效果

2.2骨折患者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2.2.1年轻患者:往往是家庭的主要经济主力,多因家庭及工作方面而影响心情,对这些患者,应多与患者聊理想、聊工作、聊实事,或为患者找些书刊、杂志阅读,分散注意力。这种患者多需要证明向工作单位请假,我们应帮助他们完善所需资料,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治疗、操作前,先将治疗的目的意义效果,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告诉患者,尊重和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2.2.2中年患者:这类患者常常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要为儿女做饭、做家务、带孙子,他们一旦出意外,这些事情都是他们所担心的问题。我们应经常与患者拉家常,慢慢开导患者,或帮助患者使用手机视频与家属聊天,随时发现其不顺心的事和影响心情的原因,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助患者处理解决,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影响病情。尽可能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信仰、并熟悉病人病情,诊断以及治疗方案,告知患者配合治疗才能早日恢复健康。有些患者因为疼痛、不习惯床上大小便,特意控制进食及饮水量,减少排变次数,这时我们应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类食物、多饮水,保持两便的通畅,防止泌尿系感染及便秘的发生。

2.2.3老年患者:护理老年患者时我们要象对待小孩一样关心爱护。老年人往往在心理上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做到多观察,多鼓励,多表扬,做到四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称呼可以是xx爷爷、xx奶奶,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护患关系融洽,像亲人。利用各种时机多与病人接触,消除陌生感,讲话时精力集中与病人目光相接。鼓励患者多咳嗽、多做深呼吸,防止肺部感染并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无渣屑,避免尿液刺激皮肤发生压疮。增加患者舒适度,使其有在家的感觉,帮助他们更好的配合治疗。

3.体会

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对象在不同时段,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护理人员不仅是治疗护理,在护理治疗过程中传授护理知识,并且给予心理支持。所以在临床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以适应心理护理不断发展的需要。对骨折患者进行护理,重视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不良的心理刺激,有助于协调各种关系,使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治疗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6:534.

[2]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8.

[3]李丽.天津护理,2005,5,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