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浅谈农村中学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宁玉琴

灵山县平山中学广西钦州535425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改背景下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班主任,对班里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如何实行有效的管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个案、访谈等形式深入探讨农村中学留守儿童,并关注农村中学中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主任;留守儿童

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脱节。而此时正值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缺乏关爱和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笔者就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作如下的分析。

一、留守儿童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监护人监护不力

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同时也缺乏威信。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也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访谈(留守儿童A奶奶):我年老了,管不住孩子了。我能做的只是煮饭给孩子吃。至于学习方面,我真的是无能为力。

访谈(留守儿童B奶奶):我家孙子很调皮,我说的话他都不怎么听,还会跟我吵架。

(二)留守儿童情感缺乏抚慰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违法犯罪的倾向。

访谈(留守儿童C):平时我有烦恼的时候大多数都是我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的。爸妈太远,没办法给我安慰,爷爷奶奶年龄大,有代沟,说了也不能理解我。

访谈(留守儿童D妈妈):我家孩子平时有问题都不愿意跟我们说,我们想了解他的心情,想给他们温暖,但是无从入手。所以对于他们情感方面的了解就不到位。外出打工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但有得有失,真的无奈哦。

(三)留守儿童疏于照顾

监护人防范意识差,监护责任不尽责,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各种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

访谈(留守儿童E):对于自我保护意识我觉得我不是很具备,学校是教育过,但左耳进右耳出,总感觉没那么容易出事,出了事我只能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去作出判断。比如周五放学后搭乘三轮车,我觉得不成问题,但是学校觉得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二、班主任关爱留守儿童的对策

为了关爱留守孩子,保证下一代能快乐成长,班主任必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这一重大任务。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呢?我是从事农村中学教育的,根据留守儿童的现状,总结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档案

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排上日程,平时注重落实,真正使班级成为留守儿童学知识、学做人的大家庭,发挥主角作用。建班级留守儿童档案,具体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性格、爱好;身体状况,有无病史;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第二监护人姓名、与儿童关系及住址联系电话。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时常更新档案,保证留守儿童关爱不留死角,这样随时了解儿童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开展“手拉手”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组成帮扶小组,例如1名非留守学生联系帮助1名留守学生结对,使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养成互帮互助、乐观向上的个性;利用各种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重阳节组织留守儿童进敬老院干力所能及的事,在传统节日里举行主题班会,例如中秋节举行“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的主题班会,教师节开展“老师,您辛苦了”的主题班会,使孩子们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平时的教育中,班主任要做留守儿童的知心朋友,要尊重就手儿童。有些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自卑,总担心同学老师看不起她。因此,常做一些让老师和同学匪夷所思的事,即使换来的是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指责,他们也不在乎,因为她可以借此引起大家对他的重视。面对这些学生,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脉搏,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有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做好家访工作

班主任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不时与留守儿童家长互相交流、沟通,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家长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沟通的方式可以是上门家访,也可以是电话家访,也可成立家长群,开通网络交流互动平台,这样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有想法可以发表留言,非常方便,这样大家一起共同教育好留守儿童。

(五)指导帮扶老师工作

班主任根据学校的安排,给每位帮扶教师结对一两个留守儿童,平时多与帮扶教师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遇到问题,及时与帮扶老师商量对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教育的热点,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让他们的身心得到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环球时报》.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者:青永红.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