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应用效果分析

曾建

宜宾市南溪区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10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12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研究组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气管切开;颅脑外伤;脑出血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effectsofearlytracheotomyonbraintraumaandcerebralhemorrhage.METHODS:122casesofcraniocerebraltraumaandcerebralhemorrhagewerepidedintotwogroups..Thestudygroupwastreatedwithearlytracheotomyand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tracheotomy.Tocomparethetreatmenteffectofthe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heconditioncontroltime,lengthofstayandthecomplicationrateinthestudygroupwereall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Earlytracheotomyhasagoodtherapeuticeffectonbraintraumaandcerebralhemorrhageandis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Earlytracheotomy;craniocerebraltrauma;cerebralhemorrhage

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是急诊常见的急症,因发病部位在脑部,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发病时病情凶险。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病情具有不可控性,患者有可能因血块压迫呼吸、循环等神经中枢而导致昏迷、呼吸障碍、循环受阻等并发症,致死率极高[1]。本文针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和常规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入我院治疗的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122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研究组男34例,女27例,年龄24~63岁,平均年龄(48.45±6.37)岁,发病时间0.5~9h,平均发病时间(2.77~0.45)h;对照组男33例,女2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为(47.23±6.84)岁发病时间0.5~8h,平均发病时间(2.52~0.45)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本次研究均经过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术,在收治的前24h进行,使用1%的普鲁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以胸骨上窝为顶,以两侧胸锁乳突肌为边的三角范围内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在颈前中线环状软骨下缘、胸骨上窝一横指处切开,分离组织暴露气管,切开气管置入气管套管,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进行套管常规固定。术后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1)保持呼吸道畅通,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套管刺激气管黏膜,引起咳嗽反射,导致吸入性肺炎。(2)避免人为堵管,定期检查气管套管口,以防物品(毛巾、衣物)堆集导致堵管,引发呼吸困难。(3)气管套管消毒,每日3~4次将气管套管冲洗消毒,清洗套管内残留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堵塞套管或感染切口。对于意识已经清醒、呼吸困难解除、痰液明显减少的患者,可以进行暂时堵管24h,若患者呼吸平稳、可自行咳痰、夜间入睡安静无阻塞音,此时说明呼吸道畅通,套管即可拔除。

对照组在病情稳定后(24h后)再行气管切开术。

两组患者均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做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抗生素治疗。

1.3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记录患者的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经过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无生理功能障碍。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有部分生理功能缺陷。无效:患者临床症状经过治疗未有好转甚至病情恶化,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检查无误后,导入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是临床外科常见的危症,具有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颅脑外伤一般是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导致头皮裂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的一系列损伤,常伴有脑出血[2]。颅脑外伤不仅发生于意外事故,老年患者因跌落、磕碰导致的颅脑外伤也较为常见。患者受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症状,或表现为思维意识、感觉知觉、运动能力等障碍,严重者可导致昏迷。随着病情的迅速发展,患者易出现呕吐物反流入肺,长时间无自主咳痰等症状,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3]。因此,如发生颅脑外伤应及时就诊。

对于颅脑外伤后出现持续昏迷、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患者,因其呼吸道分泌物过多时会影响气体交换,故应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气管切开后有利于清除气管、呼吸道内的异物及分泌物,维持正常的气体交换,避免呕吐反流和咳嗽误吸,从而大大减轻呼吸困难症状,减少气道和肺部的感染率,并且为气管药物注入和呼吸机的使用提供了便利[4]。对于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等并发症状,气管切开后,患者的呼吸状况得到改善,呼吸畅通,需氧饱和度升高,颅内含氧量升高,对于呼吸受阻引发的低氧血症和缺氧导致的高碳酸血症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有关报道称,对于颅脑外伤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呼吸道阻塞,减轻肺部压力,增加肺通气量[5]。因此,本文作者就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入院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病情稳定后再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且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病情控制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率低,对比常规气管切开治疗的患者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最大程度控制病情,且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相对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峥,王张立,樊波,等.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2):233-235.

[2]岑键昌.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3(6):124-125.

[3]黄金玉.在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的应用价值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38):22-22.

[4]杨林钦.颅脑外伤和脑出血运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7(2):11-12.

[5]魏晋科.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及脑出血临床疗效研究[J].甘肃科技,2018(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