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

王勇

瓮安县珠藏镇中心卫生院贵州黔南州550400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中,收治1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选择100例健康人群。通过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自水平变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程度的血清C反应蛋自水平。结果:在观察组中,轻度患者30例,中度患者35例,重度患者35例,每组治疗之后的血清CRP水平都明显优于治疗之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哮喘急性发作期间,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对症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的疾病,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等,在临床治疗中,属于比较棘手的疾病。在本次研究中,选择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对这些哮喘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以100例体检者作为参照,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对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8月到2018年8月之间,在我院收治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48例,年龄在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2.5)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同期选择10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2-60岁之间,平均(36.2±2.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研究组患者均接受了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能够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者。

排除标准:意识不清醒或昏迷,具有严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哺乳期、妊娠期患者。

1.2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COBAS800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在清晨,患者处于空腹状态,采集2mL静脉血,10min离心,3500r/min,保持5min,保存在-20℃冰箱之中,根据C反应蛋自试剂盒的说明书,展开免疫比浊法检测,对所有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1]。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和对照组对象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组研究中,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标准差表示,通过t检验,(n)表示例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之前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自水平为(42.5±11.2)mg/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3.5±1.2)mg/L,两组患者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观察组分为三组,一是轻度组,二是中度组,三是重度组,对比每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和治疗之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3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于一种常见的气道炎症,由多种炎性细胞共同参与。在临床中,主要症状有呼吸困难、咳痰等,在急性发作期,症状持续加重。若支气管哮喘患者受到了病毒感染等,很容易出现心力衰竭等不良现象,在清晨和夜间,患者的心悸、气短等尤为明显,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由此可见,早期监测、做好预防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血清C反应蛋白而言,属于急性反应蛋白,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的诊断和监测中。由于C反应蛋白由肝脏合成,能够充分反映出机体组织的损伤情况,以及系统炎症刺激等情况,在哮喘急性发作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不仅如此,通过C反应蛋白,可以调理炎症反应,有助于抗感染部位释放溶蛋自酶。根据临床反应可知,在机体组织中,一旦出现炎症,血清C反应蛋白巨噬细胞后,会释放白细胞介素,肝脏受到刺激之后,会产生较强的敏感性。在健康的人群中,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低,当炎症发作时,会明显上升[2]。在临床中,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自水平的变化,参照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等,能够及时准确诊断患者的疾病,以此来对症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于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治疗,血清C反应蛋自检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轻度、中度以及重度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能够进一步评估患者临床治疗水平,对患者的恢复具有很大帮助。根据实验结果可知,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依然高于健康的人群,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Th1/Th2失衡,在哮喘急性发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控制感染之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不过,白细胞介素6会刺激肝脏,进而使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受到了影响[3]。

综上所述,对于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通过应用血清C反应蛋自检验,对诊断、评估急性患者的疾病情况具有重要的帮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平.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0):224-226.

[2]林明相.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113-115.

[3]戴春燕.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C反应蛋白检验的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