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徐玲俊陈冬梅

陈胜全杨全德(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关岭561300)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一年中我院收治的128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西药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对其给予中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相互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心电图的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8.7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3.1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要症状胸痛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闷气短、心悸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20(2015)10-271-0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冠心病,其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症状,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人体器官出现病变的一种最常见的类型[1]。该疾病严重的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且与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共同组成了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心绞痛是由于暂时性的生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冠心病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表现[2]。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将进行反复的发作,且该症状将持续在1个月以上,同时心绞痛发作的性质基本上稳定。为进一步探究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一年中我院收治的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为60~86岁,平均年龄为(67.2±4.9)岁;病程为2~21年,平均病程为(8.4±4.6)年;病情的程度:轻度16例,中度28例,重度20例;心功能的分级:I级19例,Ⅱ级36例,Ⅲ级9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为61~87岁,平均年龄为(68.3±5.2)岁;病程为1~22年,平均病程为(8.9±4.9)年;病情的程度:17例为轻度,29例为中度,18例为重度;心功能的分级:I级22例,Ⅱ级34例,Ⅲ级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程度以及心功能的分级等方面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的标准

1.2.1西医诊断的标准参照中华医学学会心血管疾病学分会拟定《慢性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的标准:1典型心绞痛的发作特点:胸骨后出现疼痛或者不适感,其性质和持续的时间均具有特征性;劳累或者情绪激动均可诱导心绞痛的发作;适当的休息或者服用硝酸甘油可有效的缓解该症状;2心绞痛多发生于42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且常存在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3心电图检查发现有缺血性的改变或者运动试验阳性。

1.2.2中医痰瘀互结型证候的诊断标准口粘有痰,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头重身疲,心悸心慌;舌质呈紫暗色或者见有紫斑或者舌下的脉络紫胀,苔腻。

1.2.3纳入标准符合“痰瘀互结型”的辨证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1.2.4排除标准1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2妊娠或者哺乳期的妇女,过敏者;3严重的心功能不全、2级以上的高血压、心源性休克者。4严重的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患者;5经检查确定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者;6未按照正确的方法规定用药,无法判断其疗效者。

1.2.5剔除、脱落以及中止的标准1剔除病例的标准:在对病例进行总结和分析时,对不符合纳入标准、未进行正确的操作规程以及不能分析其疗效者进行剔除。2脱落病例的标准:患者不愿服用药物或者因不合作而失去随访的病例。3中止试验的标准:对于治疗中过程中出现稳定型心绞痛恶化、猝死等不良事件以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者,应终止试验。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治疗前,先给予患者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常规的对症支持治疗,再给予对照组患者10mg的硝酸异山梨酯和12.5mg的美托洛尔,3次/d;同时给予患者20mg的辛伐他汀和100mg的肠溶阿斯匹林,1次/d。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3.2治疗组在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中药治疗。其中药的药方为:瓜蒌、黄芪各30g;薤白、赤芍、丹参、鸡血藤、川芎各15g;12g的延胡索;桂枝、降香、陈皮、红花、半夏各10g;炙甘草6g;三七粉3g。药物的加减:对于失眠的患者需加10g的夜交藤、15g的酸枣仁和30g的珍珠母;对于情绪易变化的患者需加10g的柴胡和10g的香附;对于气虚的患者加15g的党参和20g的黄芪;对于心阴不足者需加10g的麦冬五味子;对阳虚者加15g的茯苓、10g制附子和6g的桂枝;对喘憋时间长,气短,双下肢水肿的患者需加10g的牛膝;对肝肾不足者加用15g桑寄生和10g的补骨脂、淫羊藿。以上药物水煎,每日服用1剂,早晚各服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临床疗效评判标准[3]:1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基本上消失,或者由重度减到轻度。2有效: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的减少,病情的程度明显的减轻,且持续的时间明显的缩短。3无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明显的差异,甚至有加重的现象。加重: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增多,病情的程度加重,且持续的时间变长。心电图的疗效评价标准[4]:1显效: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2有效:心电图的ST段回升到0.05mV以上,T波由原来的平坦变为直立;3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甚至有加重的现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并比较。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s)差表示,两组资料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差异性。

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6例,其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中显效26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其总有效率为79.6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O.05)。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430(46.88)28(43.75)6(9.37)90.63对照组6426(40.63)25(39.06)13(20.31)79.69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的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显效26例,有效18例,无效20例,其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68.76%;对照组中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30例,其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53.13%;治疗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O.05)。详见表2:*******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近几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疼痛部位、诱导原因及其性质均基本上稳定,虽然经过扩冠、抗凝等治疗后能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上仍然有一部分的患者在接受单纯的西药治疗后其效果较差,甚至有加重的现象[5]。在中医学上,冠心病心绞痛属于“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畴。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本虚标实,其中虚是指心肺气虚,实则包括气滞、寒凝、痰阻、血瘀,从而导致患者心脉瘀阻,不通则痛[6]。临床上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且以痰瘀互结为最常见的症状。痰和瘀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和不同的致病因素,虽然二者不同,但是源同而流异,都是人体津血运行异常的一种病理性反映,痰可导致血瘀,而瘀血又能阻滞脉道从而生痰[7]。近几年来,中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取得了十分好的疗效,并经大量的研究证明,中药具有的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以及调节其舒缩血管活性多肽的作用,同时避免了西药对患者产生的较大副作用[8]。本文所用的中药药方是在“痰瘀同治”的治疗原则下所选用的,此药方中,瓜蒌、法半夏具有开通心窍、化痰散结、利气宽胸、宣气除痰的作用,尤其善于治疗脏腑的湿痰症状;薤白具有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疗效;陈皮起到了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疗效,是治痰的首选药物[9];三七粉、红花具有补血活血、散瘀定痛、活血不留瘀的作用;丹参、赤芍、降香、鸡血藤起到了活血、祛瘀、止痛的临床疗效,且能消除心脉中的瘀血;川芎具有行气化瘀、活血止痛的作用;延胡索具有理气止痛、行气中血滞、血中气滞的疗效;黄芪有益气行滞、行气行血的作用;桂枝起到了降逆平冲、通阳散寒的效果;以上诸药与甘草合用,具有缓急止痛、助血运行、辛甘化阳以及祛痰的作用[10]。

通过本次临床治疗显示,在对照组常规的西药治疗中,西药药效的维持时间较短,其中硝酸异山梨酯的维持时间仅有2.5~3h,服药后,患者的心绞痛症状虽然暂时性的得到了缓解,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患者的心绞痛。而中药治疗却刚好弥补了常规西药治疗的不足之处,使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的减少,临床症状减轻,尤其是对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的改善更加的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高云.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9):54-56.[2]聂长勇.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8):609-611.[3]周忠冉,唐海沁,李结华等.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9):1078-1083.[4]刘绪银.益心宽胸通痹治疗冠心病-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心系疾病经验[J].中医药导报,2011,17(8):1-3.[5]郑连仲.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附200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27):5700-5700.[6]乔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J].光明中医,2009,24(7):1346-1346.[7]张军民.浅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5):151-152.[8]李红艳.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71-71.[9]熊建华,马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药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3,(4):74-77.[10]JINHongguang,TIANYudan.StudyontheClinicalPathwayStandardizationoftheCoronaryHeartDiseaseStableAnginaTreated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CHINESEARCHIVESOFTRADlTlONALCHINESEMEDICINE,2013,31(3):567-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