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探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和风险防范

陶秀丽

(重庆市公路职工培训与信息服务中心)

摘要: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的方式加以分析,其途径具体包含优化组织结构,明确部门责任;细致划分层次,明确内控目标及构建监督体系,发挥评价作用等,且基于风险的特点,提出与之相关的风险防范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质量,为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风险防范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控制体制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对事业单位内部发展带来了阻碍性影响。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需要在明确管理目标基础上,贯彻落实各项国家管理制度,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价值能够充分得以彰显,也是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将基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活动带来一定借鉴价值。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的建设方式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期间,可以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明确部门责任;细致划分层次,明确内控目标及构建监督体系,发挥评价作用等方式,构建全面的内控管理体制,为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1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

内控制制度属于综合型的概念。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由此可以见内部控制涉及到事业单位的方方面面,是从全局系统地控制和监督着事业单位的经营运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从组织形式看,内控制的建设需要事业单位各个层面及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第二,从单位控制层面看,内控制建设需要对工作程序进行梳理,通过组织结构规划,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制定单位发展战略,以及单位人力资源控制等方面实现控制目的。第三,从单位业务层面,综合运用各种控制手段和方法,针对具体业务和事项实施控制。通过全过程监督体系的建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督。

1.2优化组织结构,明确部门责任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具有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不仅仅单独对某一个事件进行控制,需要整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现代事业单位发展期间,需要从宏观视角加以分析,明确人在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检查人的行为,监督员工的工作情况[2]。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岗位培训的方式,对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现状、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素养等加强指导,增强其专业水平与实践工作能力。

1.2细致划分层次,明确内控目标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期间,需要建立相互影响、相互辅助的管理制度。将“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且构建事前控制体系[3]。事业单位会计部门通常是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单位内部控制日常工作。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价值,单位内部需要由专业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员工、群众的举报情况进行核查,对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检查等[4]。通过上述方式,使每一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均能够明确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价值,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与工作职责,对财务部门内控体制的有效建立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1.3构建监督体系,发挥评价作用

事业单位需要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督评价体系,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实际管理过程中,其主要职责为监督内控体制的执行状态,通过实时跟踪内控执行情况的方式,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总结管理经验,且可以对事业单位经营发展期间可能会形成的各类潜在威胁加以分析,制定清晰的防范与管理对策。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期间风险防范对策分析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期间,可以通过完善风险监测体制,有效规避风险发生;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操作标准及注重关键环节控制,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等方式,发挥风险防范的价值。

2.1完善风险监测体制,有效规避风险发生

财务风险具有可变性与不确定性特点,但是均可以实现有效预测。风险预测期间,可以对单位可能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加以分析,减少单位损失,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切实发挥风险防范与财务管理的价值。

事业单位可以构建风险监测体制,全面监测事业单位内部与外部的情况,且基于市场变化情况、内部环境等作出适当调整。科学收集各类风险信息,且准确完成风险的识别、归类及分析工作等,切实发挥风险信息评估与风险等级预判的作用价值,使各项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序开展,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发生率。

2.2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操作标准

建立与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对现代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事业单位需要健全财务管理的体系,具体包含财务预算、财务审核、财务申报等管理流程等,以明确的管理制度避免各类不良问题发生,切实发挥管理的价值,以保证面临各类风险问题的情况下,能够及时予以处理,最大限度降低事业单位风险发生率,且能够减少风险对事业单位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2.3全面预算控制

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基于事业单位的自身业务特点、发展情况以及财政收支现状等加以分析,明确整体发展计划,制定清晰的项目工作规划,编制合理的管理对策,进而有效减少预算与实际收支之间的差异。全面预算强调全员参与,是事业单位对一定期间经营活动等作出的预算安排。事业单位首先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明确编制依据、程序、方法等,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其次,单位应根据发展战略、经营计划等综合考虑预算期内的各项政策、宏观环境等因素编制全面预算。最后,单位应当明确预算的审批制度,及预算执行的考核制度,落实责任制,确保预算刚性、严格执行,避免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2.3注重关键环节控制,实现资源优化利用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过程中,很多财务风险难以控制。针对于上述问题,需要在多个环节制定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措施。例如,通过财务管理预算编制的方式,准确科学的预算编制,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形成预算执行责任体系。对各类资源实施优化配置,进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对事业单位内部资金使用情况、分配合理情况等予以监督,避免造成资金浪费问题发生。

【结束语】

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其财务管理的目标,基于财务管理的现状制定清晰的内控管理制度,通过完善风险监测体制,有效规避风险发生;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明确相关操作标准及注重关键环节控制,实现资源优化利用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对事业单位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未来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仍然需要不断完善内控体制,科学分析财务管理期间面临的风险,且通过针对性的防范对策,降低各类腐败行为发生率,为现代事业单位的发展的创设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董江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经济师,2018(02):107-108.

[2]曹琳,魏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8(03):133-134.

[3]姜萍.以资产清查工作为契机全面规范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财会学习,2018(0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