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农场4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1

新湖农场41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控制

王梅荣

王梅荣(新疆兵团农六师新湖农场疾控中心832200)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24-02

【摘要】有手足口病发生的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防止出现重症病例。当地疾控中心定期编辑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简报,报送至师卫生局。将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向当地卫生单位及时反馈。对患病儿童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责任包保,由当地连队卫生人员负责跟踪随访和卫生指导措施。连队领导干部包片负责对患儿居家隔离看管及落实患家家居环境消毒工作。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009年7月2日,新湖农场疾控中心接到新湖一分场社区卫生所的电话报告,出现1例疑似手足口病病例。接到报告后,场疾控中心立即派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到一分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把病儿送往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手足口病,将此疫情立即报告上级疾控中心。

新湖一场座落于我农场西方向30KM,场区距农八师的148团比邻。该分场共有自然连队11个,人口6300人,7岁以下儿童421人。有一所小学和一所幼儿园。此次疫情波及该分场10连队,重点是小学和幼儿园。

1流行病学调查

1.1首发病例情况:首例童连胜,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住址:新湖一场六连。发病日期:2009年7月2日。初诊日期:2009年7月2日。入院日期:2009年7月2日。所住医院:石河子大学附院医院市。该患于7月11日痊愈出院。

该患者于2009年7月1日开始无明显诱因口腔颊粘膜、足背、手掌处出现红色斑疹,无发热。第二天到一场卫生所就诊。条件简陋无实验室检查,但医生怀疑是手足口病。

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患者于患病前10日内未与患手足口病患儿接触过,也未与其他幼儿近距离接触过,患儿在病情前两周没有外出史,但孩子的母亲近期曾到148团采购生活用品。分析:可能为患儿母亲到148团期间隐性感染,携带病毒与患儿密切接触,造成患儿感染患病,引起此次疫情。

在首发病例童连胜发病后连续出现该分场手足口病出现发病的高峰。从7月2日至7月27日,该场陆续出现41例病例。7月22日一天就爆发病例11例,有家庭聚集。一场11个连队有两个比较偏远的连队没有发生手足口病的病例。农六师市疾控中心对出现聚集病例的患儿采集便样进行病原学检测。

1.2三种分布情况:1、年龄分布;发病年龄集中在2-6岁。2、职业分布:散居儿童29例,学校儿童12例。

男性发病31例,女性发病10例。3、地区分布:疫情波及一分场7个连队,一连无,二连6例,三连5例,四连2例。,五连3例,六连4例,七连3例,八连无,九连7例,小学5例,幼儿园4例,场职2例。

1.3新湖一场手足口病疫情传播链。

1.4病原学检测情况:共采集4份便样送往六师市疾控中心检验室,经检测3份为c0xa16阳性病例,阳性病例占75%。

2预防控制措施

2.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卫生局、农场党委领导和师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先后组织督导组多次到新湖农场一分场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直接将存在问题发聩到市政府、农场党委。场疾控中心业务人员对当地卫生人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共35人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培训。

2.2对此次疫情采取的防控措施:

①对全部个案进行流调,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督导个防控小组深入连队10次,走访患者及密切接触者家庭127户,追踪访视患病学生及密切接触者133次。并实施居家隔离措施。并对患家进行终末消毒。立即对发生手足口病疫情的新湖一场小学和幼儿园、停课。

②按照“属地管理、责任包保、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对患病儿童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责任包保,由当地卫生员负责跟踪随访和卫生指导措施。连队干部负责对患儿看管及落实患家家居环境消毒工作。

③加强宣传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入户宣传,并通过当地广播进行宣传。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户居民,告诫有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的连队居民要减少聚集,特别是儿童居家隔离不准其到公共场所。

④加强对一场及连队手足口病疫情发生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垃圾、粪便用生石灰覆盖。

⑤控制疫情传播关口,对一分场所有的进出路口进行设卡消毒,对所有进出一场的车辆进行消毒。

⑥保证疫情信息畅通。有手足口病发生的连队、分场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疫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防止出现重症病例。疾控中心定期编辑手足口病疫情信息简报,报送至市卫生局。将手足口病疫情信息向当地卫生所及时反馈。

采取上述防控措施后,新湖农场一分场自7月27日报告最后1例手足口病例后,农场再无手足口病新病例报告。说明采取上述措施对该分场手足口病疫情起到明显遏制效果。

目前,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得到了控制,但是今后一个时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仍然不能松懈,经过这次疫情事件处置全过程,发现基层团场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依然薄弱,疾情监测敏感性不高,在疾情处理过程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需要积极总结,认真查找差距,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技能水平,为今后各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