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航空装备定位维修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1

军用航空装备定位维修管理研究

庞振宇

庞振宇(中国人民解放军95988部队飞机修理厂)

摘要:部队航空装备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现有机务维修系统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本文提出军用航空装备的定位维修管理,能够降低人为差错影响,提高部队装备维修质量。

关键词:定位维修质量

0引言

当前,我军航空装备维修向着全系统、全寿命、全过程不断进行着变革,同时部队的信息化浪潮也在深入发展。由于机务维修系统存在着部分简单、粗放和经验主义的管理模式,机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人为差错和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反映出机务管理方面存在不少缺陷。如何实现航空装备的科学维修管理,已成为新时期航空装备维修管理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机务维修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在航空装备维修中进行定位维修管理,提高部队维修质量。

1质量的定义

在ISO9001(2000版)中,质量被定义为:质量就是用户满意。这是针对所有事物而言,是一种宽泛的解释。对于部队装备,质量不仅局限其固有的可靠性特性,其维修性、保障性等特性作为装备质量特性的重要组成已被广泛接受。此时让“用户满意”指代装备的各项性能满足部队战备与战时需要,达到预定良好效果。

2定位维修

定位维修就是在维修之前将设备定位和故障定位。

设备定位是指根据企业生产的性质和自身要求对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定位分为三种设备:①重点设备;②重要设备;③一般设备。划分重点设备的条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①对生产的影响;②对产品质量的影响;③对维修费用的影响;④对安全及环境的影响等。重点设备的划分是设备准确定位的体现,设备类别的划分可以使企业对不同的设备确定不同的维修方法,重点设备一般实行预防维修,一般设备实行事后维修,既可以提高设备维修的经济性,又有助于解决使用与维修之间的矛盾,增强设备的维修实用性。设备类型的定位是做到知己,是维修模式选择的前提与基础。

故障定位可以理解为,将设备各个阶段的的故障率形成一条曲线,叫船型曲线,每一阶段其故障发生地部位、原因等都有一定规律可循,不同的故障可选用不同的维修管理方法。这里可以把设备故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①设备投产初期的故障,属于早期故障,主要是设备的设计、制造、磨合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在刚刚大修过的设备也有这种情况,随着不断的调整、磨合设备逐步走向正常此时的故障易用事后维修解决。②设备正常运行阶段的故障,属于偶发故障,它是由于某些零件中存在一时难以发现的缺陷所引起的故障,在此期间故障基本上很少的。③设备长期运转日趋老化,零件摸损加剧,属于故障频繁,这个时期如果不及时地进行预防或欲知维修,设备很快就会报废。

3定位维修管理

在部队航空装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中,对故障的准确定位就是做到知彼,能够对装备的故障进行“精确打击”。利用定位维修管理模式在具体中应用,不但要按照设备定位和故障定位来组织维修,还要强化机务维修管理,两者相辅相成。在日常部队机务维修管理工作中全面推进设备点检法。通过点检能早期发现设备隐患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突发故障,保障生产,减少计划外损失。点检又是制定预防维修计划及维修作业的依据.推行设备点检要操作人员,专业点检人员和管理人员各负其责,共同管理,具体如下:①部队日常机务维修操练过程中,安排虚拟飞机故障情境,组织定位维修演练。②机务维修人员依靠五感,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简易诊断,即日常点检,认真做好记录,把好设备维修管理第一关。③树立专业点检人员的中心地位,明确专业点检人员所承担的责任,让其对自己所管理的设备全面了解,在管理中全面负责制定及修改点检表。指导检查日常点检,进行专业点检,及时安排处理点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备件计划。

4结论

在部队维修保障工作中科学、高效地落实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维修保障质量,积极推行定位维修管理可以更好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提升整体设备维修质量。定位维修管理对形成全面维修质量管理的理念,提高设备可靠性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朝锋.航空机务维修管理系统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J].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

[2]郑炳贤,薛培生,刘洋.装备维修质量管理研究[J].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空航天与长三角经济发展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航空维修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2].

[3]张青山,李光辉.飞机维修可靠性管理理论及方案设计基本构架[J].飞机设计.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