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2

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袁一榕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三病区浙江杭州310009

关键词:银屑病;健康教育;生活质量;调查

银屑病是一种身心疾病,心理和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在一项对银屑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79%的患者认为此病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10%的患者曾经有自杀的念头[1]。因此,对银屑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015年6月一2016年6月笔者对8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了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并对其中4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健康教育,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6月一2016年6月在本院住院部就诊的银屑病患者,临床确诊为寻常性银屑病(初发或再发病例),能够配合治疗,且按要求及时复诊,自愿并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排除并发其他皮肤病、文盲、有精神病史和身体残疾者。共纳入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39.814-15.80岁(18—71岁),平均病程9.58±3.63年(3个月-32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药物+健康教育)和对照组40例(药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严重度(PAS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均具有可比性(P均>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地奈德乳膏(商品名:力言卓,重庆华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外用,2次/d,共6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生活质量问卷调查,且每周对实验组患者及家属进行1次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共6次。疗程结束,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2.2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采用国际普遍应用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2]测试方法,结合银屑病自身特点,在征求皮肤科医生意见后,对20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进行预调查,在DLQI问卷基础上,增加了睡眠和饮食两个问题,整个问卷共有12个问题:即生理、心理、饮食、日常活动、穿衣、社交娱乐、运动、工作学习、家庭、性生活、睡眠和治疗。每个问题均采用4级计分法:无计为0分;有一点计为1分;比较明显计为2分;非常明显计为3分。总分为0—36,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就诊时,由接诊医生向患者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并由患者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统一指导语,评定时间为近l周以来的情况。

1.2.3健康教育通过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调查,详细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病情,在详细询问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调查结果,充分掌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问题,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家庭环境教育对患者家属单独进行,均1次/w,共6次。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①从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复发及加重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详细宣教,使患者了解本病目前多数患者只能达到近期临床效果,尚难以根治,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不要盲目追求彻底治疗;②使患者了解银屑病不会传染他人,且对整体健康危害不大,银屑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合理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甚至可以长期缓解,使患者树立信心,以平静、乐观的态度对待疾病,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③告知忌烟酒,少吃牛羊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曾引起过敏的食物,对可疑食物应尽量避免食用,但要科学饮食,避免盲目戒口;④自我保健指导: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保持情绪稳定,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外伤;⑤使患者了解自身的治疗现状,银屑病分级分期的治疗原则,各种疗法的疗效、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勿盲目追求疗效,轻信“偏方”和“包治根治”广告,应到正规医院的皮肤科或皮肤病防治机构就诊;⑥患者家属的指导:详细介绍有关银屑病的知识,消除家属的恐惧及对患者的歧视心理,强调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患者营造一个和谐、安静和舒适的家庭环境及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3.0软件,进行£检验;12个生活质量问题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各问题的生活质量得分情况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治疗(1.35±0.943)、饮食(1.20±0.818)、心理(1.11±O.746)、生理(0.73±0.711)、社交娱乐(0.6±0.608)、工作学习(0.55±0.668)、穿衣(0.55±0.723)、日常生活(O.55±0.727)、睡眠(0.53±0.763)、运动(0.41±0.610)、性生活(O.21±0.530)、家庭(O.13±0.333),生活质量分值为7.81±6.00。实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分别为8.38±6.38和2.75±2.68,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分别为7.25±5.21和6.63±3.89。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64,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比较,治疗后生活质量分值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13,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4,P>0.05)。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患者答题的一致性进行评价,12个问题两两比较的r值为0.271-0.682,P均<0.05,说明患者对于12个问题的回答不存在偏倚。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年来关于银屑病这一身心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备受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80例银屑病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最分值达7.81±6.00,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治疗、饮食、心理、生理、社交娱乐、工作学习、穿衣、日常生活、睡眠、运动、性生活和家庭,说明银屑病对患者的生理、心理、日常活动、社交娱乐、家庭和治疗等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银屑病的身心属性现已得到普遍共识,精神心理因素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银屑病复发和加重的重要原因[3]。因此,在银屑病的临床诊治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合理的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银屑病患者病情的好转及稳定,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状况无明显区别,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分值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无明显改善(P>0.05)。以上结果均表明,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健康教育可以从心理、日常活动、社交娱乐、家庭和治疗等多方面消除患者对疾病的疑虑,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全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KruegerG,KooJ,LebwuhlM,etalTheimpactofpsoriasisonqualityoflife:resultsofa1998NationalPsoriasisFoundationpatient-membershipsurvey[J].ArchDemlatol,2001,137(3):280-284.

[2]FinlayAY,KhanGK.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asim-piepracticalmeasureforroutineclinicaluse[J].ClinExpDermatol.1994,19(3):210—216.

[3]杨雪琴.银屑病心身疾病属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J].武警医学,2006,17(7):483—486.

[4]WedelT,BreitbartE,KleinheinzA,eta1.TheeducationalprogramforthemanagementofpsoriasisvulgarisaccordingtotherulesoftheTaskForceonDermatologicalPrevention:currentstatus[J].Hautam,2006,57(10):91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