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浅析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

黄志伟

黄志伟

(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510080)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实质就是运用科学和法律的手段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建设与经济、管理与经营等一些实际问题,必须实行全过程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从项目前期阶段介入,贯穿项目全过程。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一、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概述

建设工程造价控制是指企业单位为保证实现目标,按前期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科学管理方法,在项目执行期间对被控对象工程造价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检查、引导和纠正的过程。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应遵循PDCA管理循环原则:即确定计划目标标准、实施具体项目、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的状态是动态控制,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竣工阶段。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前期准备,即决策阶段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30%左右,而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可能性高达70%,但是在项目建设期,即实施阶段影响建设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仅为5%-10%左右。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项目前期准备,项目决策是决定因素,而设计则是关键因素。

二、项目前期的工程造价控制

(一)项目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控制的决定因素在于决策阶段,即投资决策和立项。根据有关资料分析表明,在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0%~30%左右。因而在决策阶段着重完善以下几点: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项目建议书批准以后,需要根据国民经济、地区经济、行业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对要拟建的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适用,经济上是否合理,在社会上能否创造效益,资金来源如何等方面进行全面、充分地调查、分析和论证,从各方面研究可行性。

2)确定总体规划设计

总体规划设计是指导建设单位进行各种设施建设的总纲,它不但要符合项目所在地的城市和地区城市规划要求,又要满足使用单位的使用功能,是一项全面性、综合性的设计工作,应委托权威的专家进行精心设计。总体规划一经确定,就是有它的权威性,对项目工程造价起了决定性作用,它将指导各个单位工程的布局和设计。

(二)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是在决策阶段完后,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对总体规划设计的深化。据研究,设计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全寿命费用的1%以下,若能在此阶段进行优化,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70%以上。因而设计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

(1)比选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体现设计单位的价值所在,在比选设计方案的同时,也是在比选设计单位的优劣。好的设计方案,既能达到使用单位的使用功能,也能为节约工程造价,达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目的创造前提条件。

(2)优化初步设计

在设计方案选定后,进入了初步设计阶段,对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别实行限额设计,设计单位应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是项目工程造价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核心。项目工程造价必须全过程控制,设计阶段控制必须把重点放在初步设计阶段控制,切不可按传统做法,把重点和精力放在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和预算、结算环节中。其实,到了施工阶段,已是事后控制,所能起到的作用已有限,错过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时机,导致后阶段投资造价无法控制,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大超过最初的目标标准。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首先要有效控制设计阶段(包括初步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项目工程造价,实行限额设计。从多个设计方案比选后确定出初步设计概算最合理的值。一般设计概算值不超过估算值,国家也明文规定,初步设计概算值不可超过估算值的百分之十。一旦初步设计文件确定,设计概算也就确定下来了,对以后施工图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有了关键的影响。

(3)进行图纸会审

在项目进入施工阶段前,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对施工图进行会审,对图纸技术上的科学性、施工上的合理性、工程造价上的经济性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审核,及时纠正设计中的缺陷和失误,尽量将工程变更的发生控制在施工之前。

(三)工程招投标阶段

建设项目通过招投标,达到市场充分竞争,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使工程造价得到比较合理的控制。

(1)资格及综合评审

招标人对投标申请人的企业资质、工程业绩、综合实力、投标报价进行评审,从而评审出综合能力最优及投标报价合理的单位进行建设。

(2)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

招标控制价是对投标报价的最高报价进行限制,并对项目工程造价进行预估,因此需充分考虑市场因素,不能脱离了市场。

二、项目建设期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一)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工程完成了设计及选定承包方后,进入了建设期,在建设期中,构成建安费的包括人工、机械、材料、措施费、间接费、规费、税金等。

控制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首先要控制建设工程材料费用,因为工程的材料费一般要占整个建安费的60%以上,控制材料费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对材料价格的控制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由原料采购部门负责,采购部门首先要了解市场行情,对市场价格有一个全面地掌控,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市场比选,选择最优最合适的采购方案。一定要保证对供货商的充分了解,尽量与有良好信誉的商家合作,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以后的工作铺平道路。价格的谈判细节应由公司负责人和专业人士共同完成,切不可急功近利。当商家较多无法做出选择时,可以采取投标的方法,通过多个商家的竞争,创造选择低成本高质量的供货源的条件,并能保证供货的及时性。第二,在选择最经济的材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材料的运输成本,要尽量做到就近选购,合理地组织运输方式和运输路径以降低运输成本。避免出现运输成本甚至高过采购成本的现象,从而得不偿失。第三,减少资金的占用,即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施工进度合理地安排材料进场时间和数量,避免材料的堆积浪费或材料供应不足的现象。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开展的实际情况引起工程变更从而导致工程量的变化和一些施工工艺的变化,直接影响工程造价,所以必须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建立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杜绝虚假及不必要的签证。

建设期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对工程造价控制有重要意义的,就是合同管理,对建设期工程造价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单位应充分理解和熟悉合同条款。一方面要合理利用合同条款解决工程造价的纠纷,另一方面要全面履约,以避免索赔的发生,相反,当施工单位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建设单位可以向施工单位提出反索赔,以减少自己的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二)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有效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最后一关,虽然对整个工程造价控制影响幅度如不上述阶段,但还具有一定影响力,需要把好最后一关。竣工结算办理的认真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对实际发生的工程量把控、施工合同的彻底理解,对现场签证及设计变更的执行,都是实行有效的竣工结算的必要因素。在确定竣工结算价时,造价人员应坚持以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规定为依据,严格按合同办事,根据竣工图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核实的联系单、隐蔽签证、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签证进行审核计算。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唯有在各个不同阶段抓住重点环节,采取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措施,采取主动控制代替事后控制的理念,才能有效的控制建设工程造价。

参考文献:

[1]陈懿莉.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分析[J].魅力中国,2010(17).

[2]鲍姜峰.浅谈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5)

[3]杜伟.论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