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体会

曹文娟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新急救技术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采取常规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新急救技术,包括成立羊水栓塞的工作小组、优化抢救流程、积极给予产科处理、突出护理重点;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5分钟、10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急救技术对于提高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关键词】羊水栓塞;临床急救;护理干预;新急救技术

羊水栓塞作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外周循环,触发一系列过敏反应,引发休克、凝血、器官功能衰竭等[1]。有关研究认为,羊水栓塞患者的死亡率极高,但一些临床工作者认为,通过有效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可及时控制羊水栓塞病情发展,对于挽救羊水栓塞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羊水栓塞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较为明确,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需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由于羊水栓塞的病情凶险,发病急骤,进展快,而常规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往往不及时,导致抢救效果欠佳;对此,本研究中,旨在采用新急救技术,提高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32例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新急救技术进行分组;对照组17例,年龄26~39岁,平均(32.4±2.8)岁;孕周36~42周,平均(40.5±1.7)周;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12例;观察组15例,年龄25~38岁,平均(31.8±2.5)岁;孕周37~42周,平均(40.2±1.5)周;其中初产妇4例、经产妇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具体如下:正压持续给氧治疗,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及早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抗过敏治疗;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及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酚妥拉明等,纠正酸中毒进行抗休克治疗;使用氨茶碱、罂粟碱、阿托品等解除靶血管内膜平滑肌痉挛,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使用抗凝剂肝素,随后使用抗纤溶药物、输入新鲜血及纤维蛋白原等,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限制饮食,防治肾衰及感染;并正确处理产科问题,及早除去病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新急救技术,包括成立羊水栓塞的工作小组,由产科主治医师、麻醉师和护士组成羊水栓塞的工作小组,所有组员均熟悉羊水栓塞的临床急救和护理干预流程,产房配备羊水栓塞的诊断、抢救设备和药品,对于疑似羊水栓塞患者,应尽早诊断,一旦诊断明确,应立即下达抢救医嘱;优化抢救流程,由麻醉师进行呼吸管理,负责纠正低氧血症,给予正压吸氧治疗;由立即建立3条静脉通道,分别执行抗过敏、抗休克、解除肺动脉高压;同时,3条静脉通道同时执行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治疗,以肝素治疗为主,最大限度缩短抢救给药时间;积极给予产科处理,在胎儿娩出前,应积极改善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若子宫颈口未开全,应及时采取剖宫产术,消除病因,密切观察出血情况,若出现大出血时,应及时采取子宫切除术;突出护理重点,以吸氧、抗过敏、抗休克、解痉挛、纠正心衰,消除肺水肿,并合用应用肝素、补充凝血因子作为护理重点,注重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给予语言安慰、支持,健康宣教,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项目包括皮肤颜色、心搏速率、呼吸、肌张力及运动、反射,评分范围0~10分,评分越高,新生儿预后越好[2]。

1.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对比

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在临床上,羊水栓塞作为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与多种因素导致羊水进行母体血液循环密切相关;由于该并发症出现较为突然,发展迅速,导致患者往往错过最佳诊治时机,死亡率较高。此外,由于羊水栓塞较为少见,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不高,亦作为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不及时的重要原因[3]。对此,在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基础情况,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准备好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所需的设备和药品,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迅速开展各项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对于抑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新急救技术,对于进一步缩短常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时间具有积极作用。由本研究表1可知,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大于对照组;提示应用新急救技术在羊水栓塞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急救技术中,包括成立羊水栓塞的工作小组、优化抢救流程、积极给予产科处理、突出护理重点,产科主治医师、麻醉师和护士协同开展各项救治工作,各项护理重点同时开展,在短时间内,使用抢救药物,有利于进一步保证抢救效果[4,5]。由本研究表2可知,观察组新生儿1分钟、5分钟、10分钟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中,采取新急救技术,有利于改善新生儿预后。

综上所述,新急救技术对于提高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新生儿预后。

参考文献:

[1]常利娟.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24):5007-5008.

[2]罗爱枝.羊水栓塞患者抢救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145-146.

[3]易云霞,卢群,谭小金等.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12(6):58-59.

[4]王涛.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9(15):226-227.

[5]朱玉丽.羊水栓塞患者急救治疗的临床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3,22(5):74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