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小儿头皮针的注射技巧

董玉青1吴红梅1董芳2

董玉青1吴红梅1董芳2

(1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2山东省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266200)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414-01

【摘要】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家长期望值高,加重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二、穿刺时小儿不配合,不利于固定;三、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不充盈等,增加了穿刺难度。

【关键词】小儿头皮穿刺技巧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不能及时穿刺成功,将直接影响对小儿的抢救与治疗,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家长期望值高,加重护士穿刺的心理负担;二、穿刺时小儿不配合,不利于固定;三、部分患儿静脉暴露不清晰,血管不充盈等,增加了穿刺难度。笔者在工作中运用解剖知识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可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有效保证了小儿抢救与治疗的顺利进行,具体体会如下:

1穿刺部位的选择

正确选择小儿头皮静脉:重点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手指触摸是否有波动感),辨别粗细、深浅活动度及走向。一般粗、直、易固定的额正中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骨缝间静脉等。

1.1正中静脉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中线处垂直下降,与对侧同名静脉并行,至眉的内端续与内眦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

1.2颞浅静脉颞浅静脉起始于颅的顶部和侧面的静脉网,汇成颞浅静脉,位于拟颞部皮下,在颞筋膜的表面,颧弓根的稍上方,外耳门的前方,与同名动脉伴行,可摸到颞浅动脉的搏动,静脉常在该动脉的前方。此静脉细长浅直,不滑动,暴露明显。

1.3耳后静脉耳后静脉位于耳廓后方,向前与下颌后静脉的后支吻合,与乳突导血管相连,故较为固定,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显露清楚。

2穿刺方法

正确选择头皮针: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4.5号头皮针针头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走向,针头可送入血管,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而引起液体外渗现象。

皮肤准备:毛发影响胶布的黏贴,导致固定失败,应剃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cm处毛发,避免皮肤受损,感染。

2.1对暴露较好的静脉,进针尽量采取快速穿刺法,由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必要时剃去穿刺部位的头发,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在距离静脉最清晰点向后移0.3cm处将枕头近似于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或感觉有突破感但无回血时,停止进针,轻轻挤压输液管前端,有回血即证明穿刺成功。

2.2对暴露不清晰的静脉,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然后绷紧皮肤,与感觉最明显处后移0.3cm,将针头以10-15度角刺入皮肤后在平行缓慢进针,有突破感或见回血即证明穿刺成功。

2.3对于头皮静脉的分支,穿刺有一定的难度,宜选择4.5号头皮针头,常规穿刺如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亦可推入少量液体,如局部无隆起,推之畅通无阻,即证明穿刺成功。

3固定的技巧

稳定粘好第一块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食指固定针柄与小儿头皮上,拇指置于接近针柄的塑料管下方,可随意调整针体与皮肤成一适宜角度,保持针体与血管平行,防止针尖翘起,右手打开输液器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黏贴牢固,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无菌棉签头部;用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贴在针体上面并遮盖针眼;用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个圆形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的头皮上,必要时戴上头套。并嘱家长以喂奶姿势从穿刺部位对侧抱住小儿,将小儿的一手抱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小儿扯掉输液针头。必要时可约束小儿四肢或使用镇静剂,这些方法都可有效保证治疗顺利完成。

提高小儿头皮穿刺水平,操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难度,同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而稳定的情绪,有条不紊的穿刺。关键在于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掌握娴熟的技能,并掌握一定的解剖知识以及部分骨性标志选择穿刺部位,才能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