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15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胎儿生长受限150例临床分析

字如和

云南省玉溪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产科云南玉溪653100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因素,为临床防范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于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生长受限胎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孕周、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分娩方式、麻醉方式,是否使用镇静剂等对生长受限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胎儿的生长状况与产妇孕周、生产方式及在孕期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镇定剂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麻醉方式无关(P>0.05)。结论:延长生长受限胎儿孕周,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或者避免产妇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镇定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生长受限胎儿出生结局。

关键词:胎儿生长受限;因素;防范措施

胎儿生长受限(FGR)是指胎儿生长速度及状态发生异常,在宫内未达到其遗传的生长潜能,其体重低于其孕龄平均体重10%,或低于其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是导致胎儿围产期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我国初生婴儿中发生的概率约为6%,严重影响我国人口初生质量【1】。本文选取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生长受限胎儿共150例为研究对象,用于探讨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其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于2012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完成生产过程的产妇共3100例,其中生长受限胎儿共150例(4.83%)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临床诊断、B型超声检查等检查后确诊为生长受限胎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胎儿大小异常。150例产妇年龄22岁到37岁,平均年龄(33.2±1.5)岁,产妇分娩时孕周32周到36周,平均孕周(32.4±1.1)周,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80例,所有产妇均为单台妊娠。

1.2诊断标准:

(1)临床诊断:子宫长度、腹围值连续3周测量均在第10百分位数以下者;胎儿发育指数=子宫长度(cm)-3×(月份+1),指数在-3和+3之间为正常,小于-3提示可能为胎儿生长受限;孕晚期,孕妇每周增加体重小于0.5kg;(2)B型超声检查:头围腹围比值(HC/AC),正常发育胎儿HC/AC于孕32周大于1,孕32~36周以后则小于1。(3)对有可能影响FGR预后的多个临床量,Apgar评分,气管插管复苏之间的相关性给予研究。

1.3观察指标

影响胎儿生长的因素:孕周、生产方式及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镇定剂、麻醉方式等。胎儿出生结局:(1)正常儿;(2)低出生儿;(3)出生缺陷;(4)死胎。

1.4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两组产妇的统计数据作统计学处理,对产妇生产结局指标等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胎儿生长受限原因分析

对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胎儿的生长状况与产妇孕周、生产方式及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镇定剂成明显正相关关系,(r接近1,P<0.05)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麻醉方式无关(P>0.05),详见表1。

表1胎儿生长受限原因分析

3讨论

胎儿生长受限是严重影响胎儿及孕妇生命安全的生产并发症,目前随着我国适应孕妇产检力度的增加大部分胎儿生长受限状况会在胎儿出生前被发现,这对于治疗及采取对症措施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应对胎儿生长受限的措施有:(1)延长产妇孕周:在产妇怀孕32周时增加产妇孕周可使生长受限胎儿体重明显增加,极大程度的降低胎儿出生后窒息的发生率,提高胎儿正常出生概率。(2)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增加生长受限胎儿存活率,适当扩大关于低出生胎儿剖宫产率,是减少生长受限胎儿出现死胎及出生缺陷、新生儿窒息的关键;(3)减少或者避免产妇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镇定剂的使用是有效改善生长受限胎儿出生结局的有效方式【4】。

在本次研究中,150例生长受限胎儿通过剖宫产出生的有110例胎儿,40例胎儿通过自然生产方式出生,对影响胎儿生长受限的因素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胎儿的生长状况与产妇孕周、生产方式及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是否使用镇定剂成明显正相关关系,(r接近1,P<0.05)与产妇生产过程中的麻醉方式无关(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谢惠萍学者在2015年的《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延长生长受限胎儿孕周,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减少或者避免产妇在孕期及生产过程中镇定剂的使用是有效改善生长受限胎儿出生结局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宋晶,陈奕.289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病因分析及妊娠结局[J].中国病案,2015,07(11):91-94.

[2]阮焱,王欣.320例胎儿生长受限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5,12(07):1287-1289.

[3]陈雪,应豪,杨慧琳.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管理的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5,08(02):152-154.

[4]谢惠萍.胎儿生长受限的新研究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05(0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