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注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张延兴潘效贞

山东昌邑市饮马初中张延兴潘效贞

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如果我们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落后的学生“吃不了”,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降低。为此我认为可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一、学生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从初一入学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智力水平及内在潜力来划分学生层次。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次的学生基本功扎实,学习主动,对英语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成绩优异,并有超前的学习愿望。B层次的学生成绩中等,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在英语学习上有一定的进取心,可是接受能力有点差,需要老师扶一把,给以一定的督促和辅导。C层次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且学习习惯欠佳,思维反应慢,在学习上有障碍,需要教师时刻关心和督促。

然后把这三种不同层次的学生编排成若干小组,并设A层次的学生为组长,每位组长负责B和C层次的学生各一到两名,负责他们作业的监督和检查,课文的背诵,疑问的解答等。但这样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发展情况随时调整,这样分层设组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水平就会大踏步的提高。

二、施教分层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而课堂操练又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形式,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合理安排呢?以口头对话练习为例,鼓励A层学生脱离课本,自由交谈,进行自编对话;对于B层学生,我则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口语训练,给他们足够的表演的机会;鼓励C层次的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让他们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课堂上,处理单元习题时,做到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让他们独立学习,注重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解题的技能技巧;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放低起点,浅讲多练,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时进度以A、B两层学生的水平为标准,上课以A、B两层的要求为公共内容。课堂提问注重层次性,及时点拨,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让学生“不跳得不到,跳一跳抓得到”,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课堂教学形式也要灵活多样,积极引发各层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作业分层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常常被统一量的作业所累,成绩好的学生会觉得一些作业简单无必要而不愿做;成绩差的学生因觉得一些作业太难、做不出也不愿做。因此面对多层次的学生,就应对作业进行分层要求。作业不同于上课,作业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更不能太简单或太容易,难易要适中,多少要适量。所以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别差异出发,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及所授内容,在一定范围内,除使用教材的配套练习外,有的放矢地按上、中、下三个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巩固发展。

在布置作业时,可根据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课堂作业的要求可以是:C层以抄写、朗读、记忆为主;B层通过造句、填空、复述课文等形式来巩固所学内容;A层通过写作、阅读理解训练来巩固所学语言。课后布置的作业也分类为A、B、C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究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实施分层教学,使同一个层次的同学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克服了过去那种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了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也是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很活跃。

总之,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承认差距,然后去努力缩短差距。而英语分层教学,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