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猪瘟防制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析猪瘟防制问题

刘亚君1王海峰2刘彤2

刘亚君1王海峰2刘彤2

(1、吉林省镇赉县建平乡畜牧兽医站,吉林镇赉1373002、吉林省镇赉县兽医院,吉林镇赉137300)

摘要: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下面从三方面谈几点对猪瘟防制的认识:

关键词:猪瘟;原因;防制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发病率、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除典型的病例外,猪瘟流行和发病的特点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地区的猪瘟发病率也有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下面从三方面谈几点对猪瘟防制的认识:

1猪瘟流行新特点

1.1症状变异、病型增多

(1)经典型猪瘟。

由猪瘟强毒株引起,是急性发热性出血性败血症,各龄猪都易感,传播快,毁灭性流行。今年报道此型大流行、大爆发较少。

(2)温和型猪瘟。

由弱毒猪瘟病毒株引起,症状轻、病情缓和、病变不典型、皮肤无出血点、发病率和致死率较低,临床上病程长、死亡率低。易误认为是无名高热、仔猪副伤寒、弓形虫病等其它疾病。目前此型为主要流行型。

(3)神经型猪瘟。

这种病型由一种特异病毒株引起,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嗜眠磨牙,全身痉挛,体躯强拘,运动障碍,有的感觉过敏,触动后不停转圈,或四肢不停划动,有的后肢瘫痪,7~30龄仔猪多发。

(4)流产型猪瘟。

是目前猪场多发和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型,妊娠母猪感染猪瘟弱毒株后,母猪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但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死胎、木乃伊胎、早产或产出弱小仔猪数天后死亡。

1.2免疫猪群,仍发猪瘟

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对预防猪瘟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各地区和猪场,经过猪瘟疫苗免疫之后,猪瘟仍零星发生。过去一旦发生猪瘟后,主发、常发地区和猪场免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1月龄以内很少发病,而近年该病多发于乳猪,生后3天就发病,呈急性败血型经过,可全窝死亡,大猪发病反而少见。

1.3传播途径多样化

过去一致认为猪瘟传播是水平传播,患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污染饲料、饮水及外界环境,易感健康猪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但最近有研究表明一种猪瘟弱毒毒株可通过垂直连锁传染,成年母猪感染这种病毒后呈隐形经过,能长期带毒于排毒,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引起死亡,这种传播方式在各地区和猪场较为多见。

2导致目前猪瘟流行新特点的原因

2.1生猪和肉品市场流通频繁,检疫不严,防疫密度不够

生猪频繁调动常使猪瘟隐形感染猪在广泛流传,猪群中新引进的外表健康带毒仔猪常是一起猪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不法商贩为私利驱动,宰杀和贩卖病猪肉;养猪场病死猪处理不当;执法检疫不严,使病猪肉产品在市场流通,也是造成猪瘟广泛传播的重要原因。此外,防疫密度不够,也易促使猪瘟传播流行。

2.2病原发生变异

弱毒疫苗的普遍使用改变了猪瘟病毒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病毒群落。

2.3疫苗的质量问题

我们现在所用的猪瘟疫苗是国际公认的最佳疫苗用株,但常有免疫失败的报道,其原因虽然很多,但疫苗的质和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疫苗免疫效果通常以防止临床感染为标准。应用这一标准时,常有部分猪免疫后,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这部分猪感染强毒后常可引起亚临床感染。此种亚临床感染猪虽无明显症状,但在其存活期终生带毒、散毒,为猪瘟病毒主要储存宿主。这些猪的存在,便可形成猪瘟常发地区。另外,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也易影响免疫效果。

失真空疫苗不能用;过期疫苗不能用;超温保存失效苗不能用;疫苗自稀释后15℃以下4小时,15℃~25℃时2小时,25℃以上1小时内用完。

2.4免疫的程序问题

各地对猪瘟的防制工作一般都很重视,但有些地区免疫失败的现象也常有发生,其原因除免疫剂量不够,免疫覆盖率偏低以外,免疫程序不尽合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5其他免疫抑制疾病的影响

一些其他常见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在猪群中的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

2.6药物的影响

链霉素、新霉素、卡拉霉素、四环素等药物或对动物体内抗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或对T、B淋巴细胞的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免疫效果。注射猪瘟苗前2天或后3天严禁使用抗病毒及治疗量的抗生素类药物。猪瘟疫苗接种要与繁殖与呼吸征疫苗间隔15天以上使用,与其他病毒病疫苗间隔7~10天为宜。猪瘟疫苗采用肌肉注射,注射器、针头必须煮沸30分钟消毒;每猪一个针头;紧急接种时按先健康、后轻症、再重症的顺序,防止交叉感染;每头猪注射确实,不能漏注少注。

2.7其他问题

健康猪群方可进行免疫,有病猪不能注射猪瘟疫苗。个别纯种猪注射疫苗时偶有发生过敏现象,应立即用地塞米松、强力解毒敏、肾上腺素等解救。

3防制对象

3.1加强猪瘟诊断和免疫监测

典型猪瘟可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做出诊断,非典型猪瘟由于症状不明显和缺乏特异性特征,通常需取决于实验室诊断。

3.2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适当加大免疫剂量

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目前25日龄和65日龄的2次免疫的程序已为多数猪场采用。

笔者认为适当提高免疫剂量有利于提高抗体水平,同时加大剂量也可中和一定的母源抗体。建议免疫剂量为种猪4~5头份;仔猪2~3头份;仔猪母源抗体在1:32以上时(25日龄左右),以4头份疫苗剂量的免疫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