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赵丽华吕风华张素荣

赵丽华吕风华张素荣(河南省卫辉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1科453100)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5%,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36.7%,总有效率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机率6.7%,对照组为18.3%,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且能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稳心颗粒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19-02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PCI)的开展,冠心病的治疗已不再是难题,但是在一些城镇、农村,很多患者承受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些存在多支血管病变又不愿冠脉搭桥的病人,于是口服药物逐渐上升到了首要地位,且对于冠心病患者的远期预后及并发症的预防,PCI更是鞭长莫及,于是探索更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是冠心病患者的真正福音,我们研究发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重要稳心颗粒口服,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及远期预后。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选取2009-2-1~2010-2-1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病人接受或门诊复查病人曾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但不同意行或不适宜行介入治疗的目前仍存在典型心绞痛症状的患者156例,排除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36例,剩余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性39例,平均年龄(56.5±9.2)岁,其中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8例,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0例;对照组60例,男性37例,平均年龄(57.9±8.7)岁,其中存在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稳定型心绞痛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经检验,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辛伐他汀胶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应用,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1包/次,3次/天,冲服。嘱患者院外坚持口服药物巩固疗效,随访1年后,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出现并发症情况。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评定标准及结果:心功能不全评定标准: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和/或存在双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提示心功能不全的症状;症状疗效标准:显效: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症状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结果:两组患者治疗随访1年后临床疗效及两组并发心功能不全机率的比较。

2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中医的范畴中属“胸痹、真心痛”范畴,基本病机为“气阴亏虚、淤血阻络、心脉不通、不通则痛”。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缬草酮”等成分组成,其中“党参”补中益气,“黄精”润心肺,“三七”行瘀止痛,“琥珀”活血化瘀,“甘松”开郁散滞畅利气机。五药合用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从而使得心气渐足,瘀祛络通,通则不痛[1]。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即用稳心颗粒可以更好的控制心绞痛的症状,且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冠心病患者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若长时间不能改善心肌缺血,易并发缺血性心肌病,从而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有研究表明稳心颗粒还具有保持缺血心肌再灌注,增强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改善心肌缺血能量代谢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提高左室压分值、降低左室舒张末压、改善心肌细胞重构。此外其中的“缬草酮”成分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使患者心率下降,进而提高心输出量,降低血压、减少外周阻力[2]。我们的研究表明加用稳心颗粒后可使心功能不全这一并发症显著的减少,大大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表1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韦永强,邓广业.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516

[2]王忠明,王淑萍,王健兵.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2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