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养心灵,健全学生精神世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用爱滋养心灵,健全学生精神世界

徐绍光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中心中学266614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的“破窗理论”指出:一扇窗户被打破,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将会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环境可以对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学生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则会演化出更多更大的问题。学校要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化内涵、兴趣特长、学习习惯、责任意识、健康意识、劳动品质等为营养点,用大爱滋养每一颗幼小心灵,保障为学生提供心理成熟的土壤、阳光、水、空气和温度。

一、从心理角度关爱学生的精神需求

人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问题学生最缺少的是尊重和关爱,他们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和关怀,抓住需求点也就抓住了孩子心灵上的关建点。我们要求教师言语要抚慰感动、行动要温暖打动、如何情况要坚持不离不弃不否定。在班级中我们创设人性化氛围,用教师的真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鼓励,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帮助。问题学生的处境不同,思想行为也不尽相同。他们的思想起伏较大,性格行为捉摸不定,学习被动应付,习惯较差,缺乏自信。除了生活与学习上主动关心外,教师要更多地发挥人生智慧,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思想不断产生火花和共鸣,让行为不断产生共振和动力。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一帆风顺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学生可能因一次成绩优异而沾沾自喜,也可能因某次成绩的降低而情绪低落。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意志和毅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经常安排适度的训练,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使学生既有承受困难与挫折的体会,更有品味努力后成功的喜悦,不断磨炼精神意志,提高心理抗挫能力。要强化顽强拼搏精神训练,遇到困难始终不低头、不气馁、百折不挠,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同时我们也要把固执与执着、“九头牛拉不会”与坚定不移、“不撞南墙不回头”与退一步海阔天空等不同的心理境界进行辨析,让学生从心里明白什么叫真正的坚强不屈。面对每一颗颗稚嫩的心灵,教师的爱心弥足珍贵——辅导是教师传递爱心、传递思想、传递智慧的桥梁,是融洽师与生、生与生关系的润滑剂,是走进学生心灵的金钥匙。

二、用爱的目光发现和欣赏学生的兴趣特长

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要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的机会,培养和树立宝贵的自信。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其转化为内在学习动力的机会,才能产生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要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来肯定、鼓励、表扬,哪怕是一点点,都能有效地打消人的自卑感、唤起人的进取心。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当他们在学习上有不同见解时,教师要格外地夸奖和肯定。对问题学生尤其应该多鼓励少指责,多温情少冷漠,抓住思想转变的节点及时进行劝导、点拨,让他们同样能充满自信,快乐地学习,微笑着生活。

三、用教育的大爱健全学生成长必需的思想理念

1.培养学生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就是自觉地把自己的事做好的心态,一个人责任感强烈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未来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树立强烈的责任感,才能敢于面对生活的挑战,未来才有能力承担应该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并能很好地生存、生活、发展。勇于承担责任并不是孩子长大以后才需要学习的。一个人从小接受的东西在潜移默化中会形成思维定势,等到长大成人后已经来不及了。我们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班级某些决策、独立地组织一些活动,增强学生承担责任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使他们尽快从亲人的溺爱中走出来,逐渐完善自我,走向自信、快乐和成熟。

2.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是通往独立、成熟、成人的必由之路,是创造成功和幸福的源泉。劳动不只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能力。孩子要从小参加劳动,逐步练就各种照顾自己、帮助别人的能力。家庭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解放学生的手脚,放手让他们去做那些应该做且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努力培养学生独立、勤劳、自食其力的心理品质。

3.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理念。身体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前提,身体不健康往往导致心理不健康。加强体育课,开设礼仪与形体校本课,开发特色体育资源,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人人参加阳光体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要真正成为学校实实在在工作,并通过组织运动会、体育集体项目竞赛、乒乓球赛、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打造特色体育项目的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广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育真正的健康理念。

4.汇集文化的力量培养终生学习的品质。优秀期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经典与精彩的汇聚、智力与智慧的提升、成长与成功的坐标、做人与做事的守则、抚慰与开导的良师。我校坚持多订阅一些喜闻乐见的优秀期刊,逐步提高师生阅读品味,让文化成为抚慰心灵的“鸡汤”。

5.凝聚爱的力量激发学习的动力。要加强帮扶,使学生学习不落伍、精神不滑坡。我们不必强求学生要树立多大的理想,而以“学习改变未来,态度精彩人生”为理念,指导学生确立人生的奋斗方向。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结合各学段学生成长的规律,引导孩子在学习中寻找到乐趣,并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推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的爱弥足珍贵,要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听课、如何分析总结解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如何养成孜孜不倦追求美好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