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钱哲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钱哲晓

钱哲晓

身份证:33068319851120xxxx

浙江卓宏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省绍兴市312000

摘要:当今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充分把握机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是最终目标。现阶段企业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管理的不合理化、工程工期的不确定性、现场管理混乱都对企业快速发展造成不利因素。因此,如何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尤其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具有投资额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针对各种难以预见的、可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应采取动态管理和控制策略,基于工程项目的具体开展情况,对造价控制策略予以针对性调整,促使项目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范畴内,是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

1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

1.1前期设计原因导致造价不准确

在建筑项目的整体工程中,设计环节的质量、速度、准确性对于造价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大部分的资金浪费和成本的增加是由于设计环节脱离了实际,或者设计不全面造成的。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开展的前提是勘探现场项目设计。前期设计单位由于对自身工作的把控不够完全,或者不了解工程调研的工作,凭借主观意识或自身工作经验设计,使后期设计图纸出现较大变化,所以计算成本时期造价的不得不随着设计的更改而更改,影响到的工程造价乃至公司的利润最大化。

1.2不具备清晰的工程造价管理意识

首先是缺乏对控制工程成本的意识,这一点在国有企业中尤其明显,企业中的许多员工对成本管理的概念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对项目进行资金估算时未能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投资的计算十分的不严谨,很多的结论仅仅是依靠主管人员的经验得来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以及随意性,最后投资的金额和估计的金额相比往往会相差很多。还有一些企业在进行对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存在错误的心理,例如,贵的一定是好的,但却没有考虑到所选择的材料到底是不是最合适的,在选择了高价的材料后,成本金额就会远远的超出预算。其次,就是缺乏责任意识,在企业当中,往往会有一大部分的员工认为,造价管理只是工程部门和造价师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使得管理的责任变得十分的单一,但造价师由于亲临施工现场的次数较少,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造价的分析往往不够全面,特别是在一些隐蔽工程中很容易出现审核的遗漏以及核算失真的问题。

1.3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建筑行业起步较晚,许多管理方式和相关制度不完善,发展速度也不尽人意。相关管理部门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协作,无法发挥各部门正常职能,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与造价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使建筑工程的工作不能有序开展,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价格虚高。目前建筑工程造价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整体的管理思想陈旧、观念落后,整个管理体系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管理思想,没有进行很好的动态管理。所以,在当前全球化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和管理部门除了考虑我国的市场和经济背景以外,也要学习西方的先进优秀的工程造价管理思想,正视我国的地方性差异和历史性因素。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

2.1决策阶段

项目的立项决策,是项目建设的开始阶段,是投资方进行全过程投资控制最为关键的阶段。决策阶段虽然所需花费的资金不多,但对项目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却能占到70%,决策阶段对投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是最大的,因而是关注的焦点。在项目的决策阶段,合理地确定建设地点、建设规模,科学地确定建设标准,严密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拟建工程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有利、环境上是否允许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进行多方案优选,要作出相对比较准确的工程造价。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考虑充分,估算合理,充分估计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后的收益与风险,并提出应对及防范的措施。同时,要防止过分高估,尽可能做到全面、准确、合理。让决策层事先了解完成该项目需策划的资金规模、估算投入与产出、经济效益,为决策层做好正确的投资决策服务。

2.2设计阶段

首先,可以实行图纸的招标工作,只有同时具备功能性、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的设计方案才是成功的设计方案,但是由于设计人员对经济性的忽略,很容易会导致设计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性毫无关系,没能从根本上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所以,应该在明确了企业的投资预算之后,采用图纸招标的方式对所呈现出来的图纸进行技术性以及经济性的比较,最终从其中选出最合适的设计方案,进而设计单位也可以将自己的目光放到成本上,提升方案的经济性。其次,可以推行限额设计的方法,业主可以就设计者的设计方案与设计师进行多次的研究,比较不同项目的使用功能以及所需的费用,在限额设计的条件下选出最优的设计。最后,可以使用设计奖优的制度,对于使用了新的设计方案,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材料进而实现了成本金额减少的设计作品,可以给与设计师一定比例的奖励。

2.3招标阶段

①完善施工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及招投标的组织管理;②编制合适的施工预算标底(或工程量清单);③详细分析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④在招标答疑时尽可能明确今后可能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如甲供材料、分包项目及相应的经济责任,减少索赔隐患;⑤拟定合同时要措辞准确,避免由于合同未明确或不严密等原因而造成造价失控或扯皮现象

2.4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应基于工程质量与进度,对施工成本予以有效控制,因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施工过程十分繁琐,对施工阶段的管理要求较高。鉴于此,应选择信誉良好、技术高超、管理体系健全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并细致地评估其资格,选取影响力较大的建筑单位。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有利于施工流程的控制,促使施工成本动态管理落到实处,对于施工所需原材料,应全方位调查市场与制造商,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选择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加强材料的管理与检验。整个施工过程是动态的,存在各种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如业主意愿、环境因素、国家政策等。这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均会影响到正常的施工,从而影响施工成本。有必要制定一个及时的应对计划,一旦设计发生变更,需对变革发生的原因予以明确,签订变更协议,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签字、批准后再进行变更。对于项目成本动态管理而言,还需注重人事活动的管理,加强培训,强化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以上措施,便能够实现项目成本控制的目标。

2.5竣工验收阶段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需要按照施工图开展,建设企业应该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同时进入现场做好考察工作,将施工图与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将施工图与实际工程在建筑物高、位置与尺寸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找出来。应从竣工图出发,认真、细致地核对实际工程量与工程量清单,确定有差异的地方,并对设计变更与签证进行核对,明确变更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使建筑工程的竣工结算更加准确。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在造价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应强化动态控制理念,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实时控制。基于实际造价的结构制定有效的解决与调整措施,促使工程项目成本始终处于可控的范畴中,从而保证项目能够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开展施工,有效保障项目各参与单位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赵安福.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问题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3):224-225.

[2]高胜.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8):51.

[3]王中琴.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