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莫云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莫云兰

莫云兰林芝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

摘要:目的: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本文选取84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分别是95.24%(40/42)、(4.49±1.07)天、4.76%(2/42),和对照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肺炎;护理;应用研究

人们当前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儿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小儿肺炎是小儿呼吸道常见的一种临床病症,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春天、冬天发生,在临床中主要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退[1],患儿一旦出现误诊情况后,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当,从而导致病情加重,耽搁了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康复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对小儿肺炎患者的健康宣教,使得患者可以及时开展治疗和护理工作,早日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的84例小儿肺炎患者,每组各42例。男46例,女38例,年龄2.6岁到7.9岁,平均年龄(4.20±1.01)岁。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采用健康教育方式,第一,简单介绍退[2]。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为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的病房配置情况、病区环境、患者的主治医师、责任护理人员、临床医师等,对治疗过程中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行简单的说明和介绍,患者抗感染、止咳、平喘、祛痰等,使得患者和患者家属可以更准确的了解到整个治疗过程,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引起重视的地方,患者和家属可以积极了解到治疗的作用和意义,减少患者对于医院以及医护人员的恐惧不安心理,消除不良情绪状态,可以保证患者家属更好的指导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治疗配合度和护理依从性。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相关的医护操作流程,主动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指导,保持和患者之间家属之间充分的信任,主动沟通交流,避免引起护患纠纷退[3]。

第二,健康指导。患者家属需要对护理工作开展流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主动为患者进行答疑,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一些问题可以及时加以指导和说明,加强对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医护指导,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效果。

第三,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疾病压力,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在整个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详细讲解患者的病情发展变化情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压力,给予患者更多的鼓励和认可,积极配合医护工作开展,提升患儿对于医护工作开展的配合度。

第四,饮食干预。在饮食方面,患儿处于成长发育期,饮食一定要均衡有营养,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饮食进行营养搭配和调节,对于一些胃肠功能较差的患者,需要做好饮食调节,避免患者食用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需要保证饮食的新鲜、易消化吸收,做好饮食的卫生管理,加强对饮食卫生控制和防护,避免细菌侵入患者身体内部,同时避免引起二次感染等症状。能够在临床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对患者饮食调节和控制,可以及时调整饮食口味,使得患者增加食欲,一方面保证营养搭配均衡,一方面保证饮食口味适合患儿退[4]。

第五,运动指导退[5]。在患者成长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带领患者进行身体锻炼,加强肢体运动,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患者在外出时,其活动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和管理,尽可能的避免小儿肺炎病症的诱因,能够做好识别和管理控制,加强预防管理,提升临床护理疗效。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分别是95.24%(40/42)、(4.49±1.07)天、4.76%(2/42),其中出现了1例胃肠道不适患者,1例肺部感染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分别是83.33%(35/42)、(11.07±1.55)天、14.29%(6/42),其中出现了4例胃肠道不适患者,2例肺部感染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2.2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

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40/42),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以及总护理满意例数分别是20例、10例、10例、2例以及40例,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95%(34/42),其中包括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以及总护理满意例数分别是7例、7例、20例、8例以及34例,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肺炎疾病病程较久,患者在长期发病过程中,心理容易变得焦虑、抑郁,护理人员一定要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诱因和表现症状,在护理工作开展时,及时加以预防干预,做好护理干预操作,加强对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开展,能够保证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际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认识,不断提升临床医护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参考文献:

[1]赵明.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11-312.

[2]王俊兰,桂红,董会民等.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9):1432-1434.

[3]陈雪峰.探讨临床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35):131-131.

[4]林桂芳.小儿肺炎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1):166-166.

[5]宋汝华.72例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0):73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