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配融合移动应用框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营配融合移动应用框架

徐华&sup1,吕顺利2王路畅3刘旭4

(1.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2.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3.金现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00;4.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在电力行业中,现场作业人员工单处理环节流程复杂,需使用多部现场终端或多种移动作业APP回复处理相应工作。而且许多移动应用之间功能重复,流程繁杂,不能很好的对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量进行统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现场作业人员的效率与工作积极性。为此,本文通过对营销末端融合APP的建设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营销末端融合APP的出现,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班组运维检修、客户服务、绩效管理、岗位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提高了设备技术水平,支撑班组现场智能化作业、优化班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推进了各业务之间的融合,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了“全能型”乡镇供电所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营配融合;架构;

1引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现城乡供电服务均等化,对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互联网+班组”作为供电所直接面对用电客户的服务团队,需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构建反应敏捷、响应快速、执行有力的新型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农村供电服务保障能力和效率,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供电服务保障。

国网公司加快推进“互联网+营销服务”、“互联网+配电运检”建设,使得营配调贯通、智能供电服务不断深化应用,信息技术支撑能力不断优化提升,线上服务资源和手段不断丰富完善,营销末端融合APP的出现,促进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班组运维检修、客户服务、绩效管理、岗位培训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设备技术水平,支撑班组现场智能化作业、优化班组组织模式、管理模式和工作模式,推进各业务之间融合,缩短管理链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有效推动了‘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工作。

2移动应用融合框架

2.1平台介绍

移动应用作为南瑞信通重点发展的业务和产品,目前已形成1个基础平台(移动基础开发平台)+1个应用级融合框架+N个应用(PMS移动应用、配电抢修App等)的移动应用构建模式以及贯通移动应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全面支撑公司移动应用产品建设。

图2.1.1平台介绍

Fig.2.1.1PlatformIntroduction

2.2核心产品介绍

移动应用开发平台贴合“一自主”要求,由南瑞自主研发,满足国网信通部移动应用规范及技术路线(与统建版本一致),平台基于“微应用、微服务”架构,能够实现专业移动应用的快速迭代开发、敏捷部署、运维管理、安全防护,目前已支撑生产作业、电动汽车运维管理、配电抢修等专业移动应用。

平台基于“三统一”的基本目标,即:

统一设计开发:统一开发框架,利用移动应用开发平台对开发过程及成果进行统一管控协调。

统一应用管理:统一应用平台管理,利用内网移动应用平台对微应用、移动作业终端进行总部和省(市)公司两级管理。

统一软件发布:统一微应用发布,利用内网移动应用门户对各省(市)公司研发的微应用进行构建、部署、发布。

图2.2.1核心产品架构

Fig.2.2.1CoreProductArchitecture

3实例分析

实现了班组作业终端统一,应用统一,包含工单采集、配网故障抢修、采集运维、营销非抢修服务、在线考试、知识库等模块,系统全过程无需手动输入,自动升级;北京16个区200多个供电所(约2000多人)推广使用,截至2017年12月分已上线运行半年,系统运行稳定正常,现场接单率100%,工单处理效率提升15%以上。

4结论

4.1核心产品介绍

南瑞自主研发移动应用融合框架,定位为移动端应用融合,预置了基础功能(系统管理、升级更新、安全防护等)、标准化功能(工单中心、统计分析、数据监控展示等),可根据需求进行功能自定义,包括新的应用的研发以及以插件式方式实现现有移动应用融合,个性化需求在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路线下进行开发、部署。

图4.1.1移动融合框架

Fig.4.1.1MobileFusionFramework

4.2应用蓝图

营销移动应用依托“微应用”群,为营销业务、“全能型”供电所、供电服务指挥等融合业务提供平台、数据支撑,随着业务的发展可持续演进,针对开发者提供快速的开发、部署能力,实现需求敏捷响应;针对运维人员提供系统及业务运行分析能力,实现自动化运维;针对专业管理人员提供各类分析能力,实现辅助决策、针对现场作业人员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实现融合应用。

图4.2.1融合应用

Fig.4.2.1FusionApplication

参考文献:

[1]谭丽君,陈广久,王莉,张小研,王昕.大中城市末端业务融合“营配合一”优化提升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378.

[2]王扬,何金,尚博祥,殷博.智能配电网中营配信息融合技术研究[J].电力信息化,2013,06-0007-05.

[3]刘莹莹.营配一体化信息系统在供电局的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2(05):37-39.

[4]夏天,王海吉,杜旭.基于GIS的营配一体化项目研究与设计[J].电力技术,2010,19(04):16-18+31.

[5]杜礼锋.营配一体化系统及其信息集成平台[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0(13):92-95+102.

[6]梁德斌,刘仁军.国家电网公司加快“全能型”乡镇供电所建设推进营配融合和服务转型提升培养“全能型”员工队伍[J].农村电工,2017,2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