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晏富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晏富荣

晏富荣

(金堂县金龙镇初级中学,四川成都610402)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施行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题型进行整体和总结,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导图;策略方法

初中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形象直观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不断施行和深入推进,新课程标准改革也要求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局限于黑板板书和学生笔记,往往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感受不到数学的魅力和学习乐趣,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思维导图能够符合当前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场景,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课堂教学质量也相应得到提高。

1.2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初中数学是对小学数学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初中学生要想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光靠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配合适当的自主学习作为补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就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连续不断地推进自主学习过程,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继续解决下一个问题,使学生对知识充满渴求,自主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1.3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初中数学课本涉及的内容多且复杂,主要包括几何与图形、数、概率与统计等知识,而日常考试以及最重要的中考都是对学生数学知识的整体考验,因此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地掌握。思维导图是一种非线性、整体的学习模式,通过对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知识点之间内在的深层次联系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对于学生初中三年数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有重要的作用。

2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运用思维导图贯穿数学知识点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章节内容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形式对一系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主要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初中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制作设计,以及重点难点,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因此对于知识点呈现的是一种逐步分层的方法和技巧。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感受共同学习乐趣的同时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根据教师讲授的知识,自主的对思维导图的创意图进行设计,这一部分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设计的过程中巩固数学知识。例如学生可以利用圆形的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公式等知识点设计思维导图,并对数学的公式以及定理进行把握。不同的章节在内容上可以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不同的点、面以及章节清晰的放在思维导图中。对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形成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2应用思维导图分析数学学习思路

初中数学在初中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初中阶段也是整个数学学习阶段最为重要的时期。因此想要让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要让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不利于数学教学的展开。而初中数学的解题实际上需要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配合,才能完成对题目的分析和解决,对解题分析的思维训练可以达到验证论点论据的目的,同时这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可以正确的掌握这项技巧,就可以在之后的解题过程中自主分析,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在之后的学习中就会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如果可以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对题目的思路分析进行记录,就可以引导学生将其问题一点点的进行解决,直到学会正确的解题思路,引导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误区。

2.3巧用思维导图归类数学题型

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可以在课堂中充分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数学题型的解题方法进行思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形成用简单的解题思路完成对较难的数学问题解答的意识。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这种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不同数学题型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对不同数学题型的熟悉程度。

例如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在对三角形求证关系进行讲解时,可以在分析时将其划分成线段和线段的关系、角和线的关系等等。因为初中数学的知识难度是逐渐加深的,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在面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可以迅速将解题的步骤进行划分,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将知识进行分层,在不断细致观察和补充的过程中也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辅助,特别是在对一学期课程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时非常有帮助。

2.4巧用思维导图记录错题,并反复求证加强解题训练

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一般教师都会让学生简单的将自己的错题进行记录,但是这种方法错失了为学生解答疑惑的最佳时期,因此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越来越多,困惑也越来越多,导致这些难题堆积在一起,更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理解,很多学生在错题记录的过程中还容易对解题的思路进行混淆,这就使对数学难题的解答失去了时效性。因此在初中数学阶段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引入,加强对错题的及时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难题错题的自主分析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解题思路上的错误,利用形象记忆的方式更好的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学生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内容时,对常数k与函数图像的关系会常常弄混,在解题时也经常会粗心大意,对正负号和函数方向容易忘记,对于这样的情况,学生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对错误原因进行分析,详细列出自己犯的错误并进行深刻的反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同时也可以与二次函数的内容相结合,避免在之后的学习中又出现类似的错误。

3结束语

在初中时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掌握数学重点和难点的重要方式。所以,初中数学的教师需要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进,不能再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要用更加创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较为先进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引入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转换成了具有吸引力的新型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以及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能力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冀莫宾.基于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51+53.

[2]张冬梅.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重难点问题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9):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