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相关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节水灌溉相关措施分析

郭金良

白城市洮北区平安镇水利工作站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综观全球,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更能深刻体会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为了确保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水资源的浪费问题,积极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一方面扩大灌溉面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提高农业产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农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节水灌溉;措施;紧迫性

1导言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灌溉需要的灌溉用水量非常大,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我国农业生产的需要。但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水资源匮乏,我国的水资源也面临着紧张的局面。因此要适度地进行节约用水。由于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巨大,因此在农业灌溉环节有非常大的空间来进行节水操作。我国实行农业灌溉节约用水主要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农业灌溉节水能够有效地对供水矛盾进行缓解,拓宽了水资源的分配范围;其次在我国的农业灌溉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无效用水,这样就会造成巨大的水资源浪费,我国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用水问题,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最主要的是能够降低土地盐渍化问题,减少水资源的污染,能够最大限度地改善我国的土地生态环境,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保护了我国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一举多得的措施。因此我国在改变水资源供应条件以及发展农业灌溉节水上是一项非常紧迫和必要的事情。节约灌溉需要的是先进的科学生产技术来作为支撑,因此我国在发展节水灌溉的过程中要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这样才能够更加顺利的保障我国节水灌溉顺利进行。

2节水灌溉的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同时城市规模不断扩张,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水资源的使用量。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并且各行业发展受水资源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水资源的短缺,意味着我国需要灌溉的面积非常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灌溉量早已无法满足正常的农业用水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一方面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通过推广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灌溉,有效提升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水资源,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顺利发展。

3我国采取农业灌溉节水措施的原因以及紧迫性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在我们国家占据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在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当中占据的资源也是非常大的。在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当中需要使用的灌溉用水量是特别巨大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日常的需求。但是,随着全世界的水资源越来越匮乏,也使得我们国家的水资源面临着非常缺乏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对水资源尽可能的进行节约。因为我们国家的农业灌溉用水量非常的大,所以,在农业灌溉的环节上有特别大的节约空间。我们国家采取农业灌溉节约用水最为重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农业灌溉节水可以非常好的对现阶段供水矛盾有效的进行缓解,大大的使水资源有了更多的分配范围;第二个,在我们国家农业在进行灌溉的过程当中又大量的无效用水,这样就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出现浪费的问题,我们国家对节水灌溉大力的进行提倡,可以有效的降低无效用水的情况,更好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土地盐渍化的情况,降低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能够更好的对我们国家的土地生态环境进行改善,这样不但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并且对我们国家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国家对水资源供应的条件上进行合理的改变,还有就是大力的发展农业灌溉节水的方面是现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4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节水灌溉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4.1简述节水灌溉过程中使用的渠道防渗灌溉技术

渠道防渗技术主要就是要提升渠道的水资源利用系数,在输水的过程中减少水资源的流失。通常情况下我们会采用不容易出现透水的防水层进行施工作业。例如使用混凝土行驶的渠道施工等。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水资源在应用过程中的流失,同时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水资源的传送速度,提升农业灌溉的工作效率。

4.2简述节水灌溉过程中使用的低压管道灌溉输水技术

这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采用的是混凝土管道来替代传统形式上的土渠水送水路径,这样能够有效地保障在输水的过程中水资源不出现渗透或者蒸发,通过实践证明,能够保障95%的水供应率,大大的提升并且缓解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这种节水灌溉措施不仅节省了输水管道的占地空间,还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节约能源以及节省人工的目的。

4.3简述节水灌溉过程中的沟畦灌水灌溉技术

沟畦节水灌溉技术是一种为农业生产特殊配套的一项农业技术,主要的作用就是实现灌溉节水以及提升产量。我们可以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大沟畦变为小沟畦,将长沟畦变成短沟畦,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实现沟畦符合我国相应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实践证明,沟畦节水灌溉能够有效地节水一半以上同时达到增产15%左右,效果非常明显。

5未来水利灌溉发展的方式

5.1加大农田水利灌溉资金投入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发展速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农民思想认识不足,政策投资力度不强。所以结合国家的发展形势要求,加强对农田节水灌溉的投入,扩大节水灌溉的规模。国家可以扩展节水灌溉融资渠道,建立专项基金,利用国家补息等方式放宽银行贷款条件。政府要成立一个专门管理资金的部门,保证各项资金均可合理应用到农田水利灌溉中。落实资金的投入。目前我国农田水利资金投资已呈现上升趋势,所以还要加强市场管理,提高资金投入力度,扩展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规模化发展。

5.2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管理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节灌溉的效率,必须结合区域特点,加强对这项技术的管理。节水灌溉相关部门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该项技术对农业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进而建构专业的管理团队。了解并及时分析节水灌溉工程出现的问题,安排相关技术人员排除故障同时做好检修工作,提高灌溉设施的使用效率。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分配到人,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方式操作,促进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5.3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技术是水利节水灌溉发展的支撑力量,为了促进这项技术的使用,必须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提高节水效率,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促进农业发展。为了促进该项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应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对农民不定期进行节水灌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大家对这方面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落实节水技术的推广。目前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喷灌和滴灌,可以根据地区种植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灌溉方式,实现农田灌溉节水。

5.4加强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

良好的管理对提升灌溉区经济效益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保证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同时还要合理分配人员的职责,使制度落实到个人。此外,还可联合应用其他管理模式,进而提高灌溉管理水平。

6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国家关于节水灌溉的规章制度还不是特别的完善、管理也不是特别的合理、农民节水的意识非常的薄弱等问题,所以,群众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要对节水灌溉的技术不断的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张涛,柳伟,等.大力发展节水型地面灌溉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6):21-23.

[2]孔达,潘晓,梁吉顺.黑龙江省半干旱地区节水技术与可持续性发展[J].黑龙江水专学报,2016,35(4):110-113.

[3]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6,14(5):4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