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浅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浅述

李云帆牛帅

曲阳供电公司河北保定073100

摘要:近年来,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的施工管理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实现工程整体把控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提出了优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

1概述

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电力基建这样复杂的工程项目,不仅施工中干扰的因素多,而且自身的施工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这就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扰。电力工程与其他的工程相比,施工的环节相对较多,涉及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而且电力工程施工中所用的设备都是高端、大型的,一旦出现施工失误,弥补起来非常麻烦,因此就需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过程有保证,工程的后续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才可以有效的确保工程的工期、施工质量。因此,在电力基建工程项目的施工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施工过程,降低施工风险,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2.1管理人员责任落实不到位

管理人员在电力基建工程施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工作是组织施工、分配物资、控制施工进度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与管理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管理人员需具有扎实的电力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较高的综合素养。但是,许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达到上述要求,管理资质不足、管理经验较为贫乏、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使工程建设受到较大的影响。另外,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给工程建设带来不良的影响。

2.2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达标

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素质都无法满足现代需求。在实践施工期间,电力基建工程的质量与实际的投资效益都存在较大关系,其中,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职业道德都紧密相关。但实际上,基建工程管理内部主体无论在理论知识掌握,还是在实践管理工作中都不够丰富,从而使一些问题不断深化。在这种发展形式上,如果不对相关问题进行积极解决,在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就要对这些状况进行严格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力基建工程事业得到有利进步。

2.3成本控制效率低下

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电力企业需要从各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强化自身的综合竞争力。电力基建工程的成本投入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中,由于没有制订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案,或各项措施的落实不到位,产生成本失控问题,企业超支投资,因此,只能缩减职工的工资,职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或出现拖欠职工工资等严重问题,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4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一种体制的建立和健全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尝试和总结,才能逐渐得以完善。但如果改革力度不强,且不进行大胆的尝试和认真总结,制度就难以完善。电力基建管理体制也不例外,现阶段,电力基建管理体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改进。其中,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规章制度作用和价值的发挥离不开有效的执行力,而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是影响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

3优化10kV及0.4kV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实现工程整体把控

可从基建部门和政府部门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以此实现对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首先,明确工程管理思路。电力企业应在基建工程开展前,对其管理主体的监督职责予以明确,以管理内容的科学整理与认证为前提,确保工程监管机制可落实于实处。而在此环节中,政府部门的职能在于:颁布相应的电力基建工程行业法规,依据工程的等级对管理主体的职位、职责实施严格控制,以期能够在源头上避免电力基建工程安全隐患,将工程弊端把控于根本,提升工程绩效。

3.2明确工程管理侧重点

首先,人事划分。电力基建部门应在员工入职当天,对其专业技能和经验水平、职业道德等素质实施全面考核,待取得测评结果后,判断该员工是否能够满足岗位需求。其次,项目管理。以遵法、守法为管理导向,用以实现对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规范化管控。即通过专业化监管机制的构建,要求管理主体严按照管理制度,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控制,不仅有助于项目管理工作可行性价值的彰显,还可推进各阶段基建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再次,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发展原则,以各环节透明化管理为依据,注重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协调发展,用以实现工程管理发展规划的科学拟定。

3.3优化施工现场管理

针对电力基建工程现场管理工作,可通过管理体系的构建,实现管理优化和完善的目的。其原因在于:管理体系是决定电力基建工程是否可序性化建设的关键,完善化管理流程,可有效应对管理弊端,既是对管理主体创新价值的彰显,又可预防传统思想、落后观念的滋生。例如: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主体需实施定期培训工作,并以国家相关行业专业标准为前提,对其管理技能、职业道德进行全面测评,使其能够在风险识别和法制意识强化的基础上,对施工各环节安全性、质量性和合格性等指标予以根本把控。

除此之外,电力基建工程包含众多下属机构,如建设部门、基建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等。多元化的档案管理工作,若因管理人员素质不足和能力欠缺,则将会增加工程管理工作的繁重量。对此,为更好体现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工作的价值,则应以日常管理规范性、权威性特点的彰显,对文件收集、日常管理和维护管理等工作施以序性化管控。再者,规范组织活动和职责体系等工作,可有助于材料管理、文件编制等行为的流程化,既是对电力基建工程稳定性、安全性目标的契合,又可满足各行业用电需求。

3.4控制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管理

3.4.1工程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电力基建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加强对相关的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训学习工作,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职业水平,提高其质量要求意识,进行科学精确的管理措施,才能在确保工程的进度的前提下,抓好工程质量的要求。此外,在工程施工开始前,制定施工阶段完整的施工方案以及紧急措施方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制,为工程的实施提供安全的环境,促进质量标准的提高。

3.4.2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

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需要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对现场施工的监督管理,精准的掌握现场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要求,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正确合理的手段,避免工程的整体进度滞后造成的质量要求降低。在实际操作中,进度计划的误差需要管理人员针对偏差情况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与记录,找出影响进度要求以及质量问题的原因,结合现场的施工尽快对整个工程进行适当调整,保证基建工程的质量控制条件。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分析,对于其良好施工效果的取得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10kV及0.4kV电力建设基建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王建萍.电力基建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和处理策略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1).

[2]石海波,郝雪.浅析电网基建工程建设的施工管理[J].电源技术应用.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