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水利工程中的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基于水利工程中的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分析

欧仁蛟

安龙县水务局贵州黔西南州562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水利工程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上,国家不断的在加大资金的投入,来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目前,在水利工程中有一项特别重要的项目,那就是农村集中供水项目,此项目直接关系着农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农村集中供水的管理工作。本文就目前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高相关部门对农村供水的管理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村集体;供水管理;分析

1.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1.1集体供水项目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为推进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地区出台了相应的供水项目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进军农村供水市场,从而使供水项目的投资方更加多元化。在此工程的施工中,乡镇的相关部门负责完成水源征收工作,导致项目在完工后,与乡镇存在了不可剥离的关系,以至于在后期的管理中,存在多样化的管理体制,如乡镇、个人以及承包等多种管理方式。这样混乱的管理制度,给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加上与之相关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管理工作无章可寻,无法可依,直接对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运行造成很大干扰。

1.2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维护与监督不到位

目前,很多的农村管理系统都构建了管理供水项目的办公室,但绝大多数的办公室都属于临时设立的,没有实质性的监管作用。在供水项目完工后,无法有效的利用资金来对项目进行养护和维修,并且现有水站的管理无法得到解决,已建立的供水办公室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由于现在城市与县级、乡镇供水项目管理制度存在差异,管理上存在不足,导致用于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维护资金得不到合理利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都是由于在此项目的管理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无法规范资金的合理利用。

1.3大型供水站管理经验缺乏

虽然部分地区的供水项目建设比较早,但由于当时资金和技术条件都比较差,部分的水站建设面积比较小,后来,随着条件的不断改善,这些小规模的水站不断对建设面积进行扩大,虽然操作人员大致了解水的生产过程和技术,但一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高标准的培训,缺乏管理经验,特别是欠缺大型水站的管理经验。大多数人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品牌的意识。

2.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加大对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力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的新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全面的应用,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我们可以在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管理中,不断引入新技术,通过引入信息管理中心来对各区域的供水站的水质、水源、水费收益以及开销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电子信息网络为核心,对现有的供水工程实行远程监控和数据信息管理。把通过短消息模块和GPRS模块传回来的数据,首先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接收并传输到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然后由系统对传输回来的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存储、管理,方便相关管理人员对每个站点的数据进行查询和分析。

2.2加强供水站员工团队的建设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农村居民,它是一项惠民项目。水厂不能以实现高额利润为目的,但是又要保证水站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首先必须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能力,这是确保供水站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其次,管理人员还要在管理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不能越权;第三,规范管理,针对大型的水站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客服中心,并向大众公布投诉电话,构建一级应急响应制度,规划应急方法,从而保证正常的供水安全。

2.3构建农村集体供水管理监督体系

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在向城市化靠拢,对供水工程的管理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因此,管理部门要不断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可以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的管理模式,如开放管理权、股份制以及承包管理等,不断的推进供水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构建责任、安全生产、设备运行维护、培训制度等相关的制度,来对工作人员进行制约和激励,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监督制度,明确每个责任的主体,监督各岗位工作的完成情况,保障农村集体供水工程的的正常运行,使每个农村居民都可以喝到安全水。

2.4明确责任主体

现阶段,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管理模式比较多样化,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的供水项目建设企业不负责后期项目的运行,项目后期的运行企业也不管建设,导致负责主体不明确,项目的权利和责任无法准确划分。因此,为了进一步明确责任和权力的划分,我们必须根据当地的相关规定,坚持投资、管理一致的原则,那个企业负责项目的投资,它就拥有管理分配的权力,同时也要承担所有的责任。因为目前供水工程主要是由国家建设,其经营管理权归国家、村镇以及农民所有,建设由社会资本出资完成建设,产权的拥有者是投资人,通过投资数额,然后建立一个股份制单位,单位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完成对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的管理工作,它是此项目的主要负责主体。

3.建立农村股份制供水单位的优势

随着农村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发展,农村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对水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股份制供水企业不但可以满足供水项目的技术要求,同时,还大大降低了供水利润,非常适合农村集中供水的发展需求。此外,在加上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政府部门的过度干预,非常有利于对免税单位的工作条件进行控制,这给管理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切实保障了农村居民用水的安全。

结束语

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它的主要投资主体是国有企业,此项目是一项惠民项目,它是农村众多基础建设项目中的一项,目的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用水需求,因此,农村集体供水项目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对管理模式进行改进创新,从而保证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参考文献:

[1]曹静莹,开发平原水库集中供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J],水资源开发研究,2006(7):43-46

[2]陈鹏,张鲁珍,济南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分析[J],山东水利,2015(11):22-23

[3]黄学良,对东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6(7):48-49

[4]赵乐石,周瑜,曲炳良,加强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政策综述[J],中国水利,2014(1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