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分析李林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分析李林钰

李林钰宋成立

山东华宇工学院

摘要:大学生在宿舍的自我管理、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凸显出一些问题,如宿舍矛盾、心理问题、夜不归宿、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新时期大学生的文明宿舍建设还需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推进、更新。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分析

前言: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很多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宿舍文化的建设有时甚至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征,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到了新的阶段。

一、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大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每天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中度过的,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宿舍已经成为学生在校期间重要的“精神归宿地”。因此,宿舍的卫生、人际氛围、作息安排、活动内容等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相反,宿舍脏乱不堪、矛盾冲突不断、相互争论不休、彼此猜疑不停等容易导致宿舍成员压力、烦恼、困惑、失落等问题,长时间不能改变,容易导致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身体病变,甚至引发极端的事件。

(二)有利于平安、和谐校园建设

最近几年由高校学生宿舍矛盾引发的几例极端事件可以看出文明宿舍建设在当前十分迫切,需要增强建设的力度。从学生日常的作息习惯差异到相互之间的思想距离,从学生为人处事的方式到学业层面的相互竞争,从简单的宿舍卫生打扫到彼此之间的人文关怀等等,每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问题都有可能激发矛盾或无法推进学生宿舍的整体和谐。宿舍既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的地方,宿舍文化和环境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和谐有序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出谦谦君子。

(三)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全面发展

文明宿舍建设不仅是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规范管理,也体现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软环境的建设来促进学生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学生宿舍既有隐私性的一面,也有公共性的一面;既有凸显生活的一面,也有展示文化的一面。可以说,一个学校的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学校的文化氛围。因此,促进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的同时也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二、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宿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是宿舍管理制度的陈旧。在当前的高校宿舍管理模式下,管理理念与制度较为陈旧,缺乏创新,没有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变革、更新宿舍管理制度以适应新时期宿舍管理的科学性。管理方式落后、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模式不合理还存在。比如,面对学生民主意识、维权意识提高的情况下,没有相应的积极应对机制,往往采用简单粗暴方式解决问题,无法从心理层面说服学生;缺乏预防、及时发现和化解学生宿舍矛盾冲突的机制,以至于矛盾冲突经常发展到难以挽回的程度。

(二)文明宿舍文化建设乏力

首先是宿舍文化建设缺乏整体性、持续性。目前,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方面建立了章程,但是实施效果不明显,宿舍文化建设往往采取“运动式”“一阵风”,以学生娱乐活动为主的文化建设方式,缺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宿舍文化的建设需求。进行的整体研究和规划根据文明宿舍建设活动常常持续几天或数周,活动结束后又回归到“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活动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学生思想,不能通过宿舍文化建设形成一种良性的持续的机制。其次是宿舍文化建设针对性不强,个性化不明显,有效性不足。目前高校宿舍管理方面更多停留在制度规章的规范完善方面,实施手段更多停留在管理层面,思想教育层面体现不多或不足。文明宿舍建设更多停留在不出事、不出大事层面,把宿舍作为学生思想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没有发挥好,宿舍管理者以管理代替思想教育,以规避责任代替人文关怀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学生与宿舍管理者之间的对立和不满时有存在。

(三)学生宿舍自我管理机制不足

在学生宿舍的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文明宿舍建设成效,但目前的学生宿舍自我管理机制往往从制度层面支撑不足,学生宿舍的自我管理机制只是附属于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章程,是一个常常被忽略的机制,有时甚至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传统的学生公寓管理更多的依靠学校层面的行政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文明宿舍的建设忽略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功能,忽略了学生参与、学生管理,自我设计、自我服务的重要性,忽略了从制度层面予以更多的支撑。其次是学生宿舍自我管理流于形式。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靠领导的重视与关心、老师的教育与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自我积极参与管理。

三、新时期大学生文明宿舍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文明宿舍管理制度,增强工作落实力度

首先是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并及时更新宿舍管理制度。时代在变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在变化,宿舍管理制度也应该及时更新。大学生的文明宿舍建设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对文明宿舍的新需求。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加强落实文明宿舍管理的相关制度,把每个条款都具体落实到相应的责任人,加强对责任人的督促和考核,使制度不至于形同虚设,树立宿舍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二)加强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新教育方式方法

首先是开展党建进宿舍、评比进宿舍、宿舍文化节、心理健康疏导等活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有效性和长期性,避免形式化。其次是开展文明宿舍建设研讨,组织以文明宿舍建设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开展文明宿舍的参观交流学习。学生工作无小事,文明宿舍建设不是小事,从近几年国内出现的几例学生宿舍突发事件来看,大部分是由于文明宿舍建设的缺乏,从学生心理层面到宿舍的和谐没有得到正确及时的疏导和指导,从学生的生活到学生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合理规范和引导,出现了偏差。定期组织班级同学开展文明宿舍建设研讨会,经常开展文明宿舍建设主题班会,及时纠正和疏导文明宿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优秀的宿舍,组织宣传部门在各个层面积极宣传,形成文明宿舍建设人人参与的风气。

(三)加强引导,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是建立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为骨干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其在宿舍管理中的作用。这部分学生骨干,熟悉学生的饮食起居与学习状态,知识丰富、精力充沛、肯做肯干,既是学生的一员,又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起着学生与老师、宿舍主管领导的桥梁作用。做好这部分成员的指导工作,积极参与学生文明宿舍建设中,对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时甚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先进分子参与文明宿舍建设,有利于在学生宿舍树立先锋模范作用,从思想层面感染普通学生,带领普通学生共同进步。

(四)引入新机制,把文明宿舍建设纳入大学生学分考核中

首先是创建学生素质养成计划并规划为学生必修学分,把文明宿舍建设纳入其中。目前,国内高校学业修读多采取的是学分制,有必修、限选、公选等课程。将文明宿舍建设纳入到大学生的学分制管理中,创建学生素质养成计划学分,在计划中将文明宿舍建设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内容,定期开展学生文明宿舍检查,由辅导员、宿管员、学生干部等期末联合开展学分认定,将文明宿舍建设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学分的组成部分。其次是将文明宿舍建设与学生的奖勤助贷、入党等相结合,把文明宿舍的建设作为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第三是落实文明宿舍建设责任制,把文明宿舍的创建与宿舍管理员、辅导员、主管领导等的考核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通.谈学生宿舍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3(3).

[2]金文斌.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