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延安大学体育舞蹈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樊蕾

樊蕾(延安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延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了解体育舞蹈的情况及对体育舞蹈兴趣、师资情况、教学状况、场地器材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今后体育舞蹈的发展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延安大学体育舞蹈现状

0引言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1]。体育舞蹈具有文艺和体育的特点,是介于文艺和体育之间的边缘项目,它融音乐、舞蹈、风度、体态美于一体,具有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美学价值,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课程。它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摩登舞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2]。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近年来,延安大学为了扩展体育课的内涵、满足学生喜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设了许多新项目,像体育舞蹈、街舞、瑜伽等,其中体育舞蹈尤其引人注目。为了更好地使体育舞蹈在延安大学的开展,笔者对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其改进措施作一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延安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05级、06级、07级、08级抽取160名学生及体育舞蹈教师12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体育舞蹈方面的书籍,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信息数据库等,收集相关研究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学生问卷160份,回收160份,有效问卷142份,有效率为88.75%;发放教师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问卷12份,有效率为100%。

1.2.3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处理和对比分析。

1.2.4访问调查法走访了延安大学的部分体育舞蹈教师,并观摩其教学工作。

2现状分析

2.1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及练习情况

兴趣是推动大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当他们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就能自觉承受运动强度物密度来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提高自炼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技能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3]。经过对05、06、07、08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兴趣调查发现有50.3%的学生对体育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表1),但是除上课之外经常去练习者却很少(表2)。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几次体育舞蹈班,开设摩登舞、拉丁舞课程,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兴趣学习要求。

2.2学生对体育舞蹈的认识情况经过调查发现(表3),有86.7%的学生并不知体育舞蹈有那些舞种,更不能给予恰当的分类。体育舞蹈作为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有着特殊的功能,例如:健身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功能等。它还有着特殊的价值,如运动学价值、生理学价值、心理学价值和美学价值等。正因如此,所以它是激发学生个性发展和共同发展的有效运动项目。因此,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全方位的了解体育舞蹈。

2.3师资情况

2.3.1性别与年龄结构从担任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性别比例上看,男教师占58.33%,女教师占41.67%,男女比例比较平衡。这种情况有利于体育舞蹈的教学,因为体育舞蹈项目的教学通常是由男女两位教师一起教学。从年龄结构上看,整体趋于年轻化,各个比例依次为35岁以下有6人占总数的50.00%;35—45岁有4人,占总数的33.30%;45岁以上2人,只占总数的16.70%。

2.3.2学历与职称结构从担任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学历来看,有10名教师是本科学历占83.3%,只有2名教师是硕士学历16.7%。从现阶段高校发展来看,大学教师本科学历已不能达到学校建设需要的水平,而研究生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正是高校的需要。但是作为体育学科,专业过硬的人才大多都是本科学历[4],从这个特点来看,延安大学的体育舞蹈教师学历水平的分布比例基本平衡,本科学历的教师针对专业技术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这些教师可以在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再继续深造;而研究生学历,可以侧重于科研的研究,再一方面提高技能水平,从而达到整体和谐平衡的势态。

3结论与建议

3.1体育舞蹈师资配备较合理,但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体育舞蹈包含了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它的舞种起源和发展是与起源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风俗等息息相关的,我们只有深刻地研究,挖掘其内涵,才能真正认识体育舞蹈的精髓所在,才能准确的表现每一个舞种的特点,充分展示这一外来艺术感人的风貌。高水平的体育舞蹈师资的培训是保持体育舞蹈迅速发展的关键之一,是促进人才的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因此,应加强体育舞蹈高水平教师的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研究,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根据目前体育舞蹈教师的状况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快体育舞蹈教师的中短期培训和进修,以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建立教师训练的长期化,让体育舞蹈教师积极参加体育舞蹈比赛,提高技术水平与表演经验。再次,强化体育舞蹈教师业务水平,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十分熟悉,而且要具备准确的示范能力和熟练的讲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够成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其他学科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且得到一致认可。作为一种新型的直观教学手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具有以下好处:一方面通过观看高水平的大型比赛,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电教媒体解决技术的难点,使学生能够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动作的内部结构和运动轨迹及方法,使技术动作掌握起来更容易、更正确、更准确、更有效率,从而使教学过程不在枯燥无味。因此应加大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电化教学在体育舞蹈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清澍,陈瑞章.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0-12.

[2]黄宽柔,姜桂萍主编.健美操体育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00-223.

[3]徐桂玲,孙云,雷鸣.对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学修课的教学研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03):78-82.

[4]李鸿.高校体育舞蹈运动开展的受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06):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