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术后胆瘘11例诊治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胆道术后胆瘘11例诊治体会

徐涛

结果单纯性胆囊切除术后5例,胆管探查术后4例,胆肠吻合术后1例,MIRIZZI综合征1例,全组首选手术治疗3例,均治愈;首选非手术治疗8例,均治愈,非手术治疗率72.7%(8/11)

结论胆瘘多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或胆总管探查术后,与解剖变异,组织炎症、水肿、粘连,术者经验,患者全身情况等因素有关,应从熟悉解剖、规范操作、妥善引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等方面加强预防,大部分病人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治愈。

关键词:胆瘘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术

胆瘘是肝胆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胆汁经胆管断面或吻合口流入腹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常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病人性命,需及时诊断处理,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诊治胆瘘病人11例,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⒈1一般资料全组胆瘘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30-84岁,平均57.1岁。其中择期手术5例,急诊手术6例,11例患者术前B超检查均为结石性胆囊炎,其中4例有胆总管扩张,4例多发性胆囊结石,11例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中4例还放置T管引流。

⒈2胆瘘的诊断

胆瘘的临床表现:根据胆囊术后放置的引流管引流胆汁的量而确定,B超确定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腹腔内胆汁或者腹腔引流胆汁的总量超过150ml,或拔除T管后第1天胆汁量超过100ml者则视为胆瘘[1],本组病人右上腹局限性压痛8例,局限性压痛逐渐扩大弥漫至全腹3例。胆汁漏出量100-500ml/d7例,大于500ml/d4例(手术探查3例)。

⒈3治疗方法与结果

本组首选非手术治疗8例病人,腹腔引流管均通畅,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给予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治疗,均治愈。首选手术治疗3例中,1例为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胆囊管残端结扎线脱落。予胆总管切开取石置入T管,并重新结扎胆囊管。1例为胆总管电灼裂孔,开腹后行裂孔修补并置T管支撑引流。1例为T管短臂滑出,予重新置管固定,均治愈。

⒉讨论

⒉1胆瘘原因

胆瘘的常见原因:1、患者因素包括年龄、并发症及营养状况等。年龄大并发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营养不良伴低蛋白血症者手术耐受能力差,组织修复延迟,术后窦道形成缓慢,吻合口不易愈合。2、解剖因素大约1/3病例肝外胆道存在不同变异,术中认识不足,导致术中判断错误而产生损伤[2].正常胆囊管长约2.5~4.0cm,直径约0.2~0.3cm。胆管系统解剖变异较多,可有迷走胆管、副肝管的存在,如漏扎就有可能发生胆瘘;如胆囊管缺损或很短。胆囊颈部直接与胆总管汇合可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一并钳夹切断,胆囊管较长并与肝总管合流并平行状旋行易致损伤;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将右肝管误以为胆囊管结扎切断;右侧副肝管异常,其开口位置较低或开口于胆囊壁上,易误认为粘连带而被切断,MIRIZZI综合征:在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的解剖基础上,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因炎症形成胆囊胆总管内漏,切除胆囊势必损伤胆总管。3、疾病特点因素胆囊的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使胆囊壶腹部与右肝管,胆总管致密粘连,局部解剖关系难以辩论,分离困难,术中判断失误导致胆管损伤。4、手术因素手术者缺乏经验,解剖层次不清,手术野暴露欠佳,手术操作失误,组织灼伤也成为导致胆瘘的因素。行胆囊切除术时,未能先行胆囊管结扎致结石挤入胆管,引起胆总管远端梗阻,胆肠吻合口张力过大,缝合过密,针距过大,粘膜对合不良均可引起胆瘘。5、其他因素T管误拔,T管意外脱出等。

⒉2胆瘘预防

(1)规范操作要充分认识胆道的解剖变异,游离胆囊床时,要认真仔细,遇有条索状物均应结扎,胆囊内如有多发小结石,应先游离结扎胆囊管。若因胆囊三角炎症水肿难以处理,可先于胆囊底部切开取净结石,再逆行切除胆囊,以免将结石挤入胆总管,或因解剖关系不清而损伤胆管。在行胆肠吻合时要确保吻合口两端血运良好无张力,且边距、针距适当。(2)术中胆道造影肖春林等[3]报道一组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者96例,术中经胆囊管插入头皮针胶管行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3例。如果造影发现乳头部狭窄,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经十二指肠作括约肌切开成形术,胆肠吻合术或术后内镜括约肌切开(EST)。

(3)妥善引流近年来有研究及临床试验表明,预防性引流应慎重考虑。笔者以为任何胆管手术都有发生胆瘘的危险,还是安全第一。

(4)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一定要加强T管及引流管护理,防止T管或引流管受牵拉脱出,造成不良后果。

⒉3胆瘘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当患者腹膜炎症局限或腹腔引流通畅时,往往采用非手术治疗,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延长胃肠减压,禁食禁水的时间。

(2)手术治疗手术探查的指征为:胆汁漏出量›400ml/d;有弥漫性腹膜炎;经非手术治疗无好转,腹膜炎范围扩大或并发有腹腔脓肿,手术目的是确定胆瘘部位及充分引流胆汁。(3)内镜治疗主要适用于胆总管下段结石、狭窄的患者,可与鼻胆管引流相结合,具有微创见效快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黄志强黄志强胆道外科[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7

[2]沈世鹤萧蓉保主编胆石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51

[3]肖春林王锋车亚伟术中胆道造影160体会[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04.7(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