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与“中间型综合征”的临床监护体会

/ 1

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与“中间型综合征”的临床监护体会

刘君

刘君(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2643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356-02

急性有机磷中毒居各类急性中毒之首,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大部分中毒者通过迅速彻底清除毒物、解毒药的应用、紧急复苏及对症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救治效果。但有部分患者因多种原因在症状缓解的恢复期出现“反跳”、“中间型综合征”,病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护理人员如能严密监护病情的细微变化,及时发现“反跳”、“中间型综合征”的先兆,协助医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本文回顾性分析急性有机磷中毒“反跳”病历资料19例、“中间型综合征”病历资料8例,总结出以下几点监护体会,供同仁参考。

一般资料:19例“反跳”,男11例,女8例,年龄24-78岁。中毒种类:敌敌畏8例,甲胺磷5例,敌百虫4例,对硫磷2例。“反跳”发生的时间:中毒后第2天3例,第3天5例,第4天4例,第5天5例,第6天1例,第7天1例。8例“中间型综合征”,男5例,女3例,年龄28-75岁。中毒种类:乐果4例,敌敌畏3例,甲胺磷1例,“中间型综合征”发生的时间:中毒后第1天1例,第2天3例,第3天2例,第4天2例。

例1:男48岁,因喷洒对硫磷5小时,头晕、多汗、恶心、呕吐、腹痛1小时入院。经常规处理,入院后2小时即达到“阿托品化”,病人口干、皮肤干燥、颜面绯红、瞳孔直径由入院时2mm达到4mm、肺部湿性啰音消失、心率由入院时52次/分增加到84次/分,反复小剂量注射阿托品,维持“阿托品化”状态。于中毒后第5天病人又出现头晕、乏力、恶心、多汗、瞳孔直径缩小至2mm,心率减慢至56次/分,护理人员即刻向主治医师汇报了患者的病情变化,初步诊断为“反跳”,遂加大阿托品的用量,缩短给药间隔时间,于1小时后重新达到“阿托品化”。分析查找原因,主要是病人入院后虽然脱去了污染的衣服,但未遵医嘱清洗污染的皮肤所致。随即在护理人员的亲自监督下,用大量清水清洗皮肤,并重新更换衣服。经上述处理,病人未再出现“反跳”,住院23天治愈出院。

例2:女,39岁,因口服乐果100ml1小时入院。经常规反复洗胃、导泻、应用阿托品、氯解磷定等治疗后,急性中毒症状于入院后2小时消失,并维持于“阿托品化”状态。于中毒后的第3天,病人突然先后出现抬头困难、眼球活动受限、肩关节活动无力、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等表现,护理人员观察到上述变化,立即向主治医师汇报,初步诊断为“中间型综合征”,即刻给予人工机械通气,并转入重症监护室,经治疗16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住院25天治愈出院。

监护体会:护理人员协助医师监护“反跳”、“中间型综合征”,抢救病人的生命,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为患者健康服务的使命感,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像例1中病人未遵医嘱、护理人员也没有亲自监督病人清洗污染的皮肤,毒物慢性吸收,导致了“反跳”的发生;也由于护理人员密切监护及早发现了“反跳”先兆,亡羊补牢,没有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2.要熟练掌握“反跳”、“中间型综合征”的有关知识,否则即使出现明显的病情变化,也是视而不见。本组19例“反跳”病例,均符合有关文献的报道:“反跳”发生于有机磷中毒后2-8天,临床症状好转,又重新出现中毒症状。当观察到有机磷中毒的病人在恢复期出现胸闷、气短、多汗、流涎、恶心、呕吐、面色由潮红转白、瞳孔缩小、血压升高、体温下降、精神萎靡等异常,即应考虑到发生了“反跳”。

本组8例“中间型综合征”均符合有关文献的报道:“中间型综合征”多发生在重度有机磷(甲胺磷、敌敌畏、乐果、对硫磷)中毒后24-96小时及复能剂用量不足或对毒物疗效差、疗效不明显的患者。经治疗胆碱能危象消失、意识清醒或未恢复和迟发性多发神经病发生前,突然出现屈颈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和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支配的肌肉无力,出现睑下垂、眼外展障碍、面瘫和呼吸肌麻痹,引起通气障碍性呼吸困难或衰竭,可导致死亡。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眼球活动受限、抬头、曲颈、耸肩无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呛咳、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呼吸困难、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表现,若出现上述某些表现,应高度警惕发生了“中间型综合征”,协助医师及时处理。

总之,在抢救有机磷中毒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护病情变化,细致观察病人有无“反跳”、“中间型综合征”的先兆表现,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