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技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技巧研究

陈彩凤

陈彩凤云安区石城镇上洞小学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点,是实现有效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要采取多样化可行的技巧,将教育游戏巧妙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在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中实时培养不同层次学生价值观、情感、智力等,轻松、愉快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顺利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游戏小学数学教学应用技巧

兴趣激发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素养提升的首要前提,而教育游戏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要科学把握小学数学教学、教育游戏二者关系,在灵活应用教育游戏过程中合理改变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同步提高班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度与教学水平,在高质量数学教学中培养各层次学生数学素养。

一、引入动作类教育游戏,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构建是小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首要条件。教师可以将动作类教育游戏巧妙引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课堂趣味性、教育性的同时强化班级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设置的教育游戏情境氛围中感知数学乐趣、轻松掌握新知识,在促进数学学习动力过程中引领其科学构建数学知识体系。

以“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为例,教师需要在深化理解、整合“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题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小学生个性特征、认知层次等,科学选择引入课题教学课堂的教育游戏,在游戏元素、教学内容深度融合中保证课堂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动作类教育游戏深受小学生喜爱,利于学生在游戏享受过程中轻松掌握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将适宜的动作类教育游戏引入“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题教学中,让抽象化、复杂化的课题知识更加生动化、具体化,降低知识难度系数的同时增强其趣味性,顺利将学生引入到数学课堂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分层教学法融入到动作类教育游戏作用下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题教学情境中,根据动作类教育游戏特征以及课题“连加”、“连减”等方面知识,分层设置课堂课题计算问题,合理划分游戏互动小组,在有效师生与生生教育游戏互动过程中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引领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在自由组成队形过程中摆出连加算式、加减混合算式等计算结果,计算又快又准的学生将会得到相关奖励,而计算不正确的小组学生将会受到唱歌、讲笑话、跳舞等小惩罚,促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氛围中愉快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课题知识,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过程中也能让各层次学生在趣味动作类教育游戏互动中深刻感知数学学科魅力,在激发学生数学计算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的过程中实时训练学生计算速度、计算准确度,包括掌握必要的数学计算技能,为进入更高层次数学知识学习奠定重要基础,在发挥动作类教育游戏作用过程中最大化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二、巧借益智类教育游戏,发散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能力发展建立在智力开发、思维发散基础上,教师要巧借益智类教育游戏,生动、形象呈现数学课题知识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在教育游戏互动中不断发散数学思维,在开发智力过程中实现高效数学学习,提升数学学科教学实效性。

以“组合图形的面积”为例,教师可以巧借合理化的益智类教育游戏,深化“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教学,将课题问题巧妙融入到益智类教育游戏互动中,让学生在挖掘潜力过程中进行有效思考,在解决课题游戏化问题中有效开发智力的同时发散数学思维,顺利破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重难点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益智类的拼图游戏引入“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知识讲解过程中,结合班级各层次学生能力水平,巧设基于课题知识的拼图游戏关卡任务,顺利点亮数学教学课堂。各小组学生要根据不同难易度的拼图游戏关卡任务,在动手、动脑、动眼等过程中有效拼凑、分解各类图形,比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在探讨、分析图形特征以及组合图形结构过程中联系掌握的图形面积计算知识点,在知识、游戏深层次融合过程中不断发散学生数学思维,在通过层层拼图游戏关卡过程中掌握不同图形组合下面积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化融入课堂的适益智类拼图游戏,让学生在通过层层关卡过程中轻松掌握“组合图形的面积”课题教学重难点,在发散思维过程中不断提升数学知识结构层次。

三、应用角色扮演类游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促进能力发展是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所在,教师可以在应用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过程中优化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让学生在角色扮演实践中解决生活化数学问题,在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过程中促进多方面能力发展。

以“百分数”为例,教师可以将生活化元素、游戏化元素同时引入“百分数”课堂教学中,合理化设置生活化中常见的折扣问题的同时科学化应用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在协调作用过程中构建高效“百分数”数学课堂。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班级学生呈现日常生活中衣服、食品等促销场景,科学引领学生主动走进教育游戏数学课堂。随后,教师可以在巧设折扣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创设对应的角色扮演类教育游戏情境,让各小组学生在游戏互动中扮演现实生活中商场、超市等售货员、顾客等角色,在学生情感体验过程中进行合理化引领,使其在思考、解决折扣问题中准确理解、掌握“百分数”课题知识的同时促进问题解决、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能力发展,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高效培养数学学科素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全面、深入客观认识教育游戏,在层次化教学实践过程中合理化应用教育游戏,在发挥优势作用过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知识体系构建、数学情感获取过程中发展能力、提升素养,在学以致用过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呈现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中教育游戏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煜.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29+28.

[2]张盛才.以生为本游戏让数学课堂生生不息——小学高年段数学游戏式教学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8(34):265-266.

[3]李朝辉,曹飞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7):306-306.

[4]袁婷婷.游戏化语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方式分析及讨论[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35-235.

作者简介:陈彩凤(1980.08——):女,38岁,汉族,籍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云安区石城镇上洞小学数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