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弱电系统对博物馆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论弱电系统对博物馆的作用

黎权发

黎权发(鸦片战争博物馆,广东东莞523900)

摘要:弱电系统是区别于强电系统,其涵括强大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其对博物馆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博物馆工作者的支持和受到社会重视。本文通过弱电系统的安防及辅助博物馆展品展示、文博推广、办公自动化等特点来探讨其日渐成为现今博物馆建设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博物馆;弱电系统;安防;多媒体展示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具有高速数据处理、自动化控制、强大的网络和多媒体信息处理能力的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已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文物博物馆事业的飞速发展,弱电系统与文物博物馆工作逐渐贴近,它是现代博物馆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天的弱电系统发展已到了科技稳定的成熟阶段,它以合适的方式将楼宇机电设备系统、安防监控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的管理和控制集成起来,形成安全、便利、高效、舒适的空间环境。在博物馆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弱电系统为博物馆的安全提供了科技保障

1.1消防系统:一般的博物馆在消防方面采用感烟(感温)探测器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喷淋系统)、消火栓系统组成建筑物内消防体系,并对不同的展品采用相应的消防介质。有条件的博物馆在展区的消防系统中可以设置可视听遥控消防装置,这是一种新型的智能化消防设备。当火灾发生时,消防人员通过摄像机观察现场情况,同时通过监听头监听现场声音,遥控电磁阀打开或关闭消防介质(水、灭火剂、二氧化碳等),及时扑灭着火点,防止火势的蔓延。通过弱电系统的集成管理,安防系统与楼宇机电控制系统形成联动,控制启动消防泵、关闭防火卷帘门、启动消防电梯、切断非消防电源、启动防排烟装置、关闭空调系统、自动电话报警等,实现快速、准确、有序、高效的消防保障体系。

1.2安防系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是依托电子、机械、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自动控制建筑等多学科的应用技术,通过对防盗报警类产品优化的产品配置,选用性能优越的报警设备,在技术上最大程度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指数,确保博物馆藏品和展品的安全。主要防护措施:安装电子监控设备系统。在重点防护部位安装了电视监控的防火防盗装置、红外线报警装置,监控室每天24小时轮流值班。同时,每天晚上都安排专门人员通宵巡夜巡查,不留任何安全死角。(1)博物外围无缝周界防范,博物馆外围周界防范是整个报警综合防护系统的第一道防线。防止无关人员侵入,例如从门窗、各种管道进入博物馆,该第一道防线的目的是将罪犯排除在防区之外。周界围墙、各出人口安装的入侵式探测器、红外灯、监听器等将构成这一防线。由于范围大,加强周界防范,对杜绝犯罪分子入室引发蓄意破坏文物现象至关重要。所以选用功能稳定、漏损误报率低的探测器,结合现场地形要求,射杀“盲区、死角”,使博物馆外围周界的防范做到天衣无缝。(2)展馆外薄弱环节防范,资料室、机要室、文物库房、档案室、走道、周界围墙、主要出人口均为重点区域,除安装全方位视角的摄像机外,同时配备了入侵式探测器等,将多种探测及监视措施相结合,实现较为完善的监控管理。(3)展馆区域防范,假如犯罪突破第一道防线或已进入博物馆,保安系统应提供第二道防线保护,目的是探测是否有人非法进入某些区域。对已经进人博物馆内部的盗窃分子或躲藏起来侍闭馆后待机作案的不法分子,如何阻止这类犯罪行为的发生,对博物馆来说也是非常重要。展室使用安全型探测器,并且做到对整个展区的复盖,可以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制止盗窃事件发生。(4)展品防范,直接对展品实施重点保护是博物馆防范系统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阻止盗窃者得逞的关键一步。针对不同的展品选用不同的报警探测器,比如,对小型展柜,可以选用震动传感器,为防止内盗或用复制品偷换,对重点文物实行重点防护。例如压力传感器可用于对青铜器、玉器、瓷器等的防范,传感器通过对展品放置肘原始数据的记录,当移动展品时便会检测到数据的变化,就立刻发出报警以制止犯罪。同样,拉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是对一些大型国画或者挂件展品实施数据的原始记录,以通过比对数据的变化来及时地发出报警。

2弱电系统为博物馆的展示提供了科技动力及趣味互动

2.1多媒体技术是博物馆中常用的与观众沟通的手段,主要有展厅中的触摸屏展示台、动态场景、语音视频导览、视频公告、公共广播等,部分大型博物馆中还设有演讲厅(剧场),其中设置有多种语言同声传译、数字会议系统、演播系统等。例如:在某博物馆展示柜中,青铜编钟和编磬是中国古代王公所独享的乐器,即使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今天,普通观众也没有机会亲手敲击,聆听那美妙的音乐。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根据钟磬的特点编写了三首古典曲谱,录制之后编入多媒体系统中,观众参观时,面对精美的钟、磬,只要点击触摸屏上对应的文物图像,耳边便响起古朴醇厚的钟、磬之声,使人如临演奏现场,享受着古代音乐之美。同样,《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中有阮咸拨阮的画面,在展示中除将整个砖画复原陈列外,又将阮咸这一部分放大作为陶艺馆门厅壁画装饰,观众只要走近壁画,灯光便随之亮堂,拨“阮”的音乐之声渐起,使观众产生一种如同走近了竹林七贤身边一样的感觉。民俗艺术馆中有一座中国传统建筑框架伫立其间,你会被各种优美的声音包围:小河流水潺潺,乌篷船扬帆而过,远处有孩童在嬉戏,并传来婉转的鸟鸣声、文人的吟诵声……陈列馆中展出了近五千件文物,其中大量的一级文物都是首次与普通观众见面,常见的文字说明牌很难完整地诠释每一件文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观众可以通过语音导览系统,听到讲解员生动而全面的解说。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充分利用声光电手段,千方百计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即提高观众与古代文化之间的交互性,使观众在现代化的艺术氛围中获得强烈的历史性感受。

2.2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化已经成为博物馆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博物馆是面向社会的窗口,是进行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向观众传播知识、启迪智慧的社会机构。要面向社会就得为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最新的信息,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只有将文博单位的业务资料数字化,才能将其以计算机信息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的存储器中,进行信息的科学管理,才能借助计算机对信息的发布、获取、科学管理的有利条件,使博物馆业务人员利用信息资源为博物馆的业务工作服务;同时博物馆也可以设立网站,设立诸如博物馆展品介绍、博物馆学术研究论坛、博物馆参观指南、观众疑难问题解答等栏目。让观众能够在网络中了解到博物馆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博物馆的门票、门禁管理,使博物馆的票务纳入管理科学的轨道。

2.3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在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及业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1)博物馆主管部门可以用视频会议功能与博物馆之间保持联系。(2)文博单位的业务人员进行学术研究时,可通过计算机上网进入互联网知名的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科研机构等的网站,从互联网上巨大信息资源中浏览、检索或下载对研究工作有用的信息,也可通过博物馆内部信息网获得有关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考古信息、科研信息等,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博物馆的事业服务。

随着文物事业的蓬勃发展,计算机技术将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弱电系统的不断发展成熟稳定,其应用面不断扩展,便于广泛应用于博物馆工作中。实践充分证明,弱电系统为博物馆展示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科技动力,在文博事业的发展道路上将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