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扎术治疗540例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包皮环扎术治疗540例小儿包皮过长及包茎体会

金祝孔萌刘远梅(通讯作者)毛雨晨郑泽兵高

金祝孔萌刘远梅(通讯作者)毛雨晨郑泽兵高明娟

(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普胸泌外科563003)

【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扎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临床效果,总结包皮环扎术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540例包皮过长及包茎患儿行包皮环扎术的临床资料,年龄4-16岁,平均7.6岁。其中包皮过长462例,包茎78例。对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和外观情况进行统计观察。结果540例患儿在局麻下完成包皮环扎术,手术时间7~12分钟,平均9分钟,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感染4例(0.74%)、出血3例(0.56%)、水肿11例(2.0%)、结扎环延迟脱落4例(0.74%),包皮瘢痕狭窄4例(0.74%),结扎环嵌顿2例(0.37%)。结扎环脱落时间7~20天,平均11.4天,环脱落后创缘整齐,外形美观。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茎及包皮过长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外观满意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包皮环扎术包茎包皮过长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072-02

儿童包皮过长与包茎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5-13岁男孩中包皮过长或包茎占5%以上[1]。由于包皮过长和包茎常常引起包皮感染或尿频、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同时也是阴茎癌的病因之一[2,3]。目前,包皮环扎术是治疗本病的最常用方法,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采用一次性包皮环扎器行包皮环扎术共5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份应用一次性包皮环扎器行儿童包皮环扎术540例,年龄4-16岁,平均7.6岁。其中包皮过长462例,包茎78例。

1.2手术器材无菌手术包1个(内含消毒钳1把,小弯血管钳4把,直钳1把,组织弯剪1把,弯盘1个,一次性无菌铺巾,棉球4个,无菌纱布5块等);上海宏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HK型专利环扎器,不同规格的一次性塑料结扎环(直径10、12、14、16、18、20、22、24mm),结扎环标准比对模板,碘伏溶液等。

1.3方法

1.3.1术前准备常规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及尿路感染;阴茎头包皮炎、尿道下裂、隐匿性阴茎、阴茎系带过短、有瘢痕遗传体质的患儿列为手术禁忌[4,5];采用专用结扎环比对模板测量非勃起状态下阴茎头大小,以阴茎头冠状沟上方处能通过模板为选用结扎环的型号,根据读数选用合适的结扎环。

1.3.2手术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阴茎根部神经阻滞麻醉,麻醉生效后,用止血钳分离包皮和阴茎头间的粘连,清除包皮垢,碘伏再次消毒冠状沟处。对包茎而不易翻转包皮的患儿,需先行包皮背侧切开,切开时可先用止血钳钳夹切开处,以减少出血。用4把小弯止血钳分别于0、3、6、9点(以系带处为0点)处提起包皮,将合适大小的结扎环用直钳夹住后斜行放入包皮内板与阴经头间隙,使腹侧系带处包皮比阴茎背侧包皮稍长1~2mm,环下缘紧靠冠状沟,直视下检查结扎环的位置正确后,用配套的卡环钳在外面将包皮夹紧固定于环上,弹力结扎线紧紧绕环两周将包皮固定于环的凹槽内,打多个外科结。松开卡环钳,沿着结扎环上缘将多余的包皮剪掉,创面碘伏消毒,做一消毒纱布帘,覆盖阴茎头。嘱术后避免剧烈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1:5000高锰酸钾液浸泡结扎环处,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在创缘涂少量金霉素软膏,口服抗生素3天预防感染。10岁以上年长儿睡前服用乙烯雌酚3d,以防夜间阴茎勃起引起出血和疼痛,延缓伤口愈合。

2结果

540例患儿成功施行包皮环扎术,手术时间7~12分钟,平均9分钟,术中无出血。2例术后当天出现创缘出血,给与止血及缝合;1例术后5天形成慢性血肿,再次手术行血肿清除,缝合创缘;1例术后6天因被踢伤致环撕脱出血,系带处裂开,予缝合系带,包皮缘间断缝合。结扎环脱落时间7~20天,平均11.4天,4例病人术后15天仍未脱落,嘱继续予高锰酸钾浸泡后约20天脱落。4例环脱落后门诊随诊,发现包皮口水肿,狭窄,瘢痕形成,无法外翻显露阴茎头,再次予局麻下背侧切开,剪除瘢痕,缝合创面后愈合。术后随访1个月,主要术后并发症为感染4例(0.74%)、出血3例(0.56%)、水肿11例(2.0%)、延迟脱环4例(0.74%)、包皮瘢痕狭窄4例(0.74%)、结扎环嵌顿2例(0.37%)。

3讨论

3.1包皮环扎术适应症包皮环扎术是通过弹力结扎线结扎过长包皮后,阻断包皮远端血运,12d左右,过长的多余包皮因无血供而自然坏死脱落。其适应症有:反复感染或损伤使包皮口呈瘢痕性狭窄者;反复发生阴茎头包皮炎及尿路感染者;经反复扩张包皮口或分离粘连包皮仍不能外翻露出阴茎头且5岁以上包皮过长及包茎患儿[6]。本组540例手术全部在门诊手术室局麻下进行,麻醉时应使药物到达白膜处,不要注射到阴茎皮下,以免引起阴茎水肿增加手术困难[7]。

3.2结扎环型号的选择正确选择结扎环型号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后能否顺利恢复的关键之一。型号不准确增加了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型号偏小时,上环较容易,但易发生包皮皱褶,环脱落后易发生包皮口狭窄;型号偏大使内板张力过大,易发生内板撕脱、裂开、出血等情况。因此,在选用型号时,一定要使用标准模板测量,以阴茎冠状沟上方阴茎头能通过模板为应选型号,另外,还应根据患儿包皮有无包茎或慢性炎症,包皮的厚薄和延展性来选择合适的型号。本组2例16岁儿童出现阴茎头嵌顿,术前已经过比对,究其原因可能是患儿阴茎勃起后阴茎头伸出环外,不能还纳,局部水肿加重,遂出现嵌顿,故部分大儿童及包皮较松弛者可适当放宽环的型号1~2mm,避免出现嵌顿。

3.3上环及结扎时应注意的问题术前应先行包皮扩张,分离包皮阴茎头粘连,彻底清除包皮垢后再行手术。儿童包皮较薄且系带短,上环时操作不当易发生撕裂。对于包皮外口狭窄者在上环时宜行包皮背侧切开,否则易导致上环困难及牵拉包皮时撕伤包皮,但注意不要剪开太多,以能放进环为准,因为剪开太多后容易造成切口血管断端回缩,引起术后包皮血肿,本组1例形成慢性血肿,可能与背侧剪开后血管回缩慢性出血有关。放置结扎环时需要将环向背侧稍倾斜,术后患儿包皮愈合后呈椭圆形,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因为瘢痕狭窄引起阴茎头不能外露。放置好结扎环后,要保持系带位于中线位,适度调整,保留内板约5-8mm并完整保留系带,术中要求阴茎头在伸直状态下系带处于无张力状态,这样可以避免术后因阴茎勃起和肿胀时张力过高而发生撕裂,甚至断裂。术中要特别注意检查包皮内板有无撕裂及出血,系带有无损伤。弹力线打结时绕环2周且每周都要打紧,两圈线应完全重叠并打多个外科结,以防滑脱,使张力平均分布,包皮血运完全阻断,否则,易出现术后创面渗血及多余包皮自然坏死脱落时间延长。本组术后2例出血可能与结扎线松弛有关。剪除包皮时应适度拉直多余包皮,紧贴结扎环上缘剪除多余,不能过度拉直包皮,否则会导致包皮从结扎环上滑脱,造成出血,但也不能保留残端过长[8],这样可能导致环脱落时间延长。

3.4对术后包皮瘢痕挛缩的处理本组术后4例病人出现包皮瘢痕挛缩,创缘愈合后形成一纤维狭窄环,术后仍不能外翻包皮显露阴茎头,重新局麻下予切开包皮背侧,切除狭窄环后,按传统包皮环切术缝合后恢复。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①结扎环使用过小,环脱落后瘢痕挛缩导致狭窄;②包皮残留过长,环脱落后包皮创缘没有阴茎头的支撑瘢痕挛缩;③早期感染等出现水肿,大量炎性纤维素渗出至创缘,感染及水肿消退后在局部形成纤维瘢痕导致狭窄。因此,对于术后出现感染,水肿较重者,建议静脉使用抗生素,局部可使用硫酸镁湿敷,促进炎症尽早消退。

综上所述,包皮环扎术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可迅速熟练掌握,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需缝合;②术后创缘出血少或包皮内血肿少;③无需换药拆线,患儿对手术的恐惧轻,痛苦少,且术后可下床活动,3d后即可洗澡,日常生活和学习不受影响;④本手术器械只有结扎环,而没有外环,直接用弹力结扎线结扎内环即可,术后不需要取环,12d左右结扎环自然脱落,阴茎外型美观,更容易被医生、患儿和家长接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尤洪科.小儿包皮环套术与传统环切术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2):408-409.

[2]施诚仁,金先庆,李仲智.小儿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1-422.

[3]DrainPK,HalperinDT,HughesJP,etal.Malecircumcision,religion,andinfectiousdiseases:Anecologicanalysisof118developingcountries.BMCInfectDis,2006,6:172.

[4]李兴华,郑少斌.应用商环治疗儿童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体会[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6):542-545.

[5]王复然.儿童商环包皮环切术疗效观察(附211例报告)[J].中华男科学志,2013,19(3):278-281.

[6]杨小红,金燕,刘远梅.包皮环扎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3,26(6):533

[7]张海祥.儿童包皮环切术470例治疗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3):75.

[8]颜志刚,王容,肖波等.儿童包皮环切术739例治疗体会[J].西部医学,2012,24(5):92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