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问法在解答辨析题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5-15
/ 1

浅谈设问法在解答辨析题中的运用

石艳

江苏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石艳

辨析题是政治高考中长期保留的“经典题型”,它辨析结合,重在分析,是用来考查学生辨证思维能力的一种好题型,也是高校选拔人才,提高考试区分度的一种很有价值的题型。辨析题就是要求考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对考试中提供观点和材料进行科学的辨别和分析,从而说明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而且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它难度大、要求高、区分度强,特别有利于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辨析题方法较多,不易掌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尝试总结了“设问法”,效果较好,即根据具体题目找出关键词即“题眼”作为切入点,进行设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构思答案提纲、组织答案的方法。

运用设问法解辨析题要分清不同类型,找出设问点有针对性设问。下面根据辨析题的几种常见题型结合例题分析。

1.单向判断题

就是对一个问题或观点,必须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都要分析说明其中的理由。

这种类似的题型一般涉及两者:甲和乙比较,一般设问:甲、乙是什么?(含义等);甲和乙有什么关系吗?(相互比较,找联系);最后阐明理由,作出结论性判断。

2.正误混合型

即命题内容正误混杂,真伪难辩。一般有五种情形:

(1)命题中内容总体上是正确的,但其中包含错误或不合理的因素;

(2)命题中内容从总体上看是错误的,但其中有正确或合理的因素;

(3)题中材料由一个正确前提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或者由一个错误的前提得出一个正确结论;

(4)题中的内容正误并列存在;

(5)题中观点内容包含多层意思,而每层意思都是正误混杂的。以上五种情况在设问时要具体分析,找准设问点,全面答题。

3.具体条件型

即附加条件型,命题内容所列举的材料或理论观点是孤立的抽象的,不能予以直接肯定或否定,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一定条件下错误,具有不稳定性,不能笼统的判断,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分析。设问时要注意不同条件下讨论,构思答案。

4.理由不全型

即命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不全,需要补充内容或其他理由的题型,一般说,结论要成立必须要有题中所给的这个前提,前提本身没有错;辨题观点存在的缺陷是没有看到结论成立还需要其他条件。

5.设置情景型

即背景材料型,设置背景材料,在新情况下作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种题型对学生思维提供了一个切入点,有了一个范围。设问时要根据材料和辨题,找出关键词即“辨眼”,结合背景材料分析答案中要有材料的“影子”。

[例1](2006年江苏高考题)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

该题考查哲学有关知识,设问时找准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劳动”“更重要”,逐层设问,辨证分析。

设问:第一步,知识经济是什么?(根据哲学第五课内容回答。);第二步,知识重要吗?(从知识经济含义强调知识重要作用,或答正确认识科学理论有指导作用。);第三步,知识和劳动有关系吗?劳动重要吗?正确观点是什么?(还原成课本语言:知识——认识,劳动——实践,这是考查实践和认识辨证统一关系,正确态度是既要重视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

(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例2](2006年江苏高考题)背景材料:200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经过三次审议后的物权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开门立法”,问计于民,是我国近年来立法工作的重要特点。

辨题:“开门立法”就是人民群众立法

从2001年开始,高考辨析题形式上出新,在题前加了一段背景材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立法权的知识,考查学生对观点进行评价、判断的能力。本题正确作答、设问的关键是抓住背景材料,找出辨题的题眼“开门立法”、“人民群众立法”,对背景材料和辨题作出全面分析。

设问:第一步,“开门立法”是什么、为什么?(含义、作用,结合背景材料解释。)第二步,人民群众能立法吗?与立法有关系吗?(我国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权力及行使权力的方式)第三步,在我国谁行使立法权呢?人民群众行使立法权对吗?(行使立法权的主体,总结正确观点)。

[答案](1)“开门立法”是立法机关广泛征求人民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过程,能够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群众参与立法活动的重要途径。

(2)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开门立法”并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直接立法,人民群众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法定的程序才能成为法律。

运用设问法解答辨析题,我从以上五种题型,选取典型事例作了简要的阐释,这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使之不断成熟,为政治课教学作出一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