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趣写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创设情境激趣写作

蔡清贵

蔡清贵

摘要:长久以来,作文课充斥着呆板单调、枯燥无味,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上作文课,甚至是排斥作文课,而如何使作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呢?创设情境,可以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他们的写作思维。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燃起写作热情,激发写作兴趣。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设情境;兴趣

在学生的“口头禅”中,有这样一句话:作文作文,作得脑壳疼,不作又不行,真是急死人。这反映出了学生害怕作文,被迫作文的消极心理。这样的一种心理作祟是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学生作文兴趣的形成,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这一过程,写作能力逐渐由低向高发展,写作认识逐渐由简单走向复杂。如何激活学生的兴趣,使之乐写、志写,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创设良好的情境,找准契机,使学生的写作激情如喷泉喷涌三尺不复枯竭。

一、创设宽松情境,营造思维空间

有人说:八十年代是注重书本知识掌握质量如何的年代,九十年代是注重教材深度挖掘怎么样的年代,现在则是书本知识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年代,这一发展过程,正是一个创新过程。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某一时刻的创新,很难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创新要持之以恒,所以重在用思想指导实践。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为营造创造性思维空间,利用作文课前的时间充实一些课外内容。如:(1)讲成语故事,联系现实生活谈启示。(2)抽签式有准备的演讲。(3)即兴演讲,针对丰富的演讲内容,谈感悟,说看法,正确评价。通过这样语言的训练,每一次学生都有新感受,新收获,切实达到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的有机训练。

一日,作文课前,外面烟尘弥漫,见此景我灵机一动,及时引导大家看窗外,所有目光都射了出去,不一会儿我问:“你想到了什么?”大家进入了沉思,随即,许多同学都举起了手,有的说:笔者为那些自私自利、目光短浅感到悲哀;有的说:我感觉到烟尘象那些为人类而哭泣的幽灵,它们在大声呼叫,在警告我们人类,它们将要吞没整个世界,也好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还有的同学说:如果我长大了,一定从事环保工作,奖惩分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事实证明,开拓学生的思维的过程,会使学生诸多方面因素得到协调发展。因此,无论课前课上,创设宽松的情境,创新思维人才一定会层出不穷。

二、创设想像情境,张扬个性作文

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孕育着智慧,孕育着创造;没有想象,就难有创新。这几年的作文命题明确地告诉我们:要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去开掘学生身上所固有的联想和想象的潜能,并且帮助他们拓展这一空间。联想运用得好,材料就接踵而至,汇聚笔端;想象运用得好,则“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章就意境开阔,醇厚隽永。这几年的中考作文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创造的空间,但我们不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的发明创造。对学生来说,我们更重视的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假如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自觉地、独立地去思考、去探求、去发现,他所采用的思维方法和所得的结论虽未超越前人和成人,但相对于一般学生的思路和结果来说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学生的思维是创造性的,在学生作文中,只要能够用独特的眼光看问题,能够用批判的眼光看问题,能够用超人的眼光看问题,我们都应该充分肯定,大加赞扬。独特的思考就是一种创新,独特的立意就是一种创新,独特的想象就是一种创新。

莎士比亚说:“想象可以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要适时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功能,如我带领同学们去小溪边捡石头,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再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些石头原来是怎样的,经过多少年怎么变现在的样子。思考几分钟后,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他拾的石头上有斑斑红点,就似英雄的鲜血;有的说石上原有山林、亭子,现在没有了,这是地壳变动造成的;有的说这一块小石头当年曾是一块大石头,经过千万年的风吹雨打,才变得如此小。学生发言热烈,畅所欲言,以致说得不想停下来。“那么,把你想说的全写在纸上,告诉老师和同学,好吗?”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落笔成文,饶有兴趣地描叙了各自独特的想象。

三、创设模式情境,激活写作思维

枯燥单调的写作课模式,会扼杀学生勃勃的写作欲望,千篇一律的作文评讲练,难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教师必须积极拓宽写作课的模式,每次作文创设一种新的形式,使学生面对作文课犹如面对一个魔幻大舞台,不断猜测:今天又有什么活动?今天的作文范围是什么?只有调起学生的胃口,他才乐意自己动手烹调大餐,从而“吃”(写)得有滋有味。

作文课模式之一:口语训练课

要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应先从“说”上下功夫,“说话”是思维由内化到外化的一个关口。人的思维活动是多个跳跃的、朦胧的、零散的形象活跃于作者的脑际,对这些映象应及时捕捉、筛选、整理、使之明晰成熟,外化成语言。然后,小作者把这种软质流动的语言经过加工提炼,才能变成定型的、鲜活的作文语言。

进行口语训练有多种形式,可以从最基础的讲故事、说笑话活动开始、到任意给出三五个词语连成一段曲折的故事,接着可评比“我是小小演说家”。设计学生关心的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我口表心”,最后可进行难度较大的即兴演讲、表演、辩论赛等等,让学生爱说、会说,在紧张的组织说词中,锻炼出才思敏捷的头脑,激发大脑思维的活力。

作文课模式之二:音乐作文课

作文训练除了让学生多观察思考接受视觉的刺激、体会感觉的微妙处,还应对学生加强听觉的冲击和训练,以提高他们的感情力。播放钢琴《命运》和《星空》,让学生在乐器的吟唱中,音符的萦绕下,感受命运的跌宕起伏,激昂澎湃,品味星空的静谧幽邃,呢喃低语,经由听觉感官得到心灵的震撼。再引导学生捕捉心灵深处最深的颤动,联想、想像挥洒成篇。这种训练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音乐流动的美与思维的美同样可以捕捉,可以把它凝固成文字的美反复品评。如下曲目可供参考:古筝曲:《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琵琶曲:《浪淘沙》、《十面埋伏》;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钢琴曲《秋日私语》、《致艾丽丝》等。

作文课的模式之三:自改自评课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习作的修改和评价,也是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叶圣陶先生说过,改文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修改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寻求好的表达形式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改作文,能实现师生面对面的双向互动的交流,会传出更真接更有效的信息。在批改过程中,可以巧设情境,运用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如设立语言病医院,走进语病城;组织社会用字调查等活动,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真知,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种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关系上的作文活动充分尊重写作主体的思想意识,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宗旨。

四、创设训练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训练听、说、读的目的是为了写得更好,而这四项也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单一停留在口头上,同时针对学生对某一事物想出的只是一个“亮点”和一个“火花”,怎样用具体内容使“亮点”更亮,使“火花”四射光芒,这里就要训练学生写的功夫,突出读与写的紧密结合。以“时间”这一话题为例,试写《时间是什么》一句话作文,学生写得精彩极了!有的写:时间是我一年年读过的书,写过的字;有的写:时间是母亲脸上叠出的皱纹;有的写:时间是一串串的脚印,给人留下许多的思考;有的写:时间是树的年轮,记下它生长的轨迹。这一过程学生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令人兴奋。又如在讲完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炊烟、树、风、月光、母亲、慈祥的目光、亲切的面容。进行作文组合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学生们竟创作出了一首首诗,其中有一位同学拟的题目是《家》:

清晨,家是一缕柔柔的晨光∕抚摸着你∕抚摸着我∕也抚摸着她∕阳光中,家是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拂过你∕吹拂过我∕也吹拂过她∕夜晚,家是一镰弯弯的明月∕照亮了你∕照亮了我∕也照亮了她。

可见,构思别具一格,这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

总之,源泉在于学生,开发在于教师,而写作是极具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教师只要能适时激荡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燃起写作的不灭火花,便会产生出一篇篇充满着创新、充满着活力的美文。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东沙中学

邮政编码:35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