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1

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李春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省荆门市448000

【摘要】:目的:研究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2.1~2017.1.31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按照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2组,34例/组。实施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膀胱反应、皮肤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差不大(P>0.05),直肠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别较大(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在治疗宫颈癌方面与常规放射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宫颈癌;常规放射治疗;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从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8例(属于2016.2.1~2017.1.31期间)根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一组患者34例。

观察组:年龄21~43(31.75±3.02)岁。

对照组:年龄22~44(31.83±3.12)岁。

两组宫颈癌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

经X-线模拟定位机确定盆腔体外照射野,上界、下界、侧界分别为第5腰椎上缘、闭孔下缘、股骨头内1/3处。先在体外全盆腔前后两野等中心使用Varian21EX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照射,一次2Gy,一周五次,总放射剂量为30Gy,之后更改为照射放射野中央4-6cm挡铅的宫旁野,剂量为20Gy。在外照野30Gy后实施192Ir腔内后装治疗,一次5-7Gy,一周一次,一共放射5-6次。

1.2.2观察组--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先采用体膜和定位体架固定患者的身体,碘帕醇静脉注射,在患者平静呼吸的状态下使用CT从第2腰椎上缘扫描至坐骨结节下缘6cm,使用Varian21EX直线加速器6MV-X线照射病灶处,总剂量为50Gy,一次2Gy,一周五次。之后使用CT扫描进行重新定位,再对患者的宫颈病灶区域二次加量照射,剂量为30Gy。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宫颈癌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判断临床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1]

①患者的病灶在经过放射治疗后消失超过30天--完全缓解。

②患者经放射治疗后的病灶与治疗前相比范围缩小超过50%--部分缓解。

③同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病灶范围缩小超过25%--好转。

④患者病情稳定,病灶未出现明显改变以及无新生病灶--稳定。

⑤在经过治疗后,出现肿瘤转移和病灶范围增加等情况--进展。

将①+②概率之和作为两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表示(卡方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组宫颈癌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结果

在经过放射治疗后,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同对照组数据相近(P>0.05)。

见表1所示: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仅针对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对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一般实施放化疗。

临床上治疗宫颈癌的经典放疗方式为盆腔体外放射治疗结合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但常规放射治疗会损伤小肠和结肠,对剂量的提高进行限制,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以及直肠疼痛的出现[2],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本次研究中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对宫颈癌患者的正常组织进行有效保护,使直肠反应和骨髓抑制程度减轻[3],有利于同步放化疗的顺利进行,从而使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能够合理勾画放疗靶区,保证放疗中治疗剂量的合理性。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0%)、膀胱反应(14.71%)和皮肤反应发生率(6.25%)与对照组相比数据相差较小(P>0.05),组间对比直肠反应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差距明显(<0.05)。

总而言之,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和常规放射治疗应用在宫颈癌的治疗中疗效相近,但明显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少。

【参考文献】:

[1]王余明.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9):231-232.

[2]徐常冬.宫颈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可行性及优势[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4):563-564.

[3]乌晓礼,王利华,李静.宫颈癌放射治疗中两种体外照射方法的剂量学比较[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5):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