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李丽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李丽丽

李丽丽

六安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安徽六安2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9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实验组术后选择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术后选择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在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术后,为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能让其胃肠功能及时恢复,进而来对其营养状况进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干预;食管癌;胃肠功能

食管癌作为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术前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吞咽困难,同时肿瘤进行性消耗,因此容易出现营养不良[1]。现阶段临床中在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治疗时,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该治疗方式会破坏食管下括约肌和食管隔裂孔结构,进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对患者预后造成影响[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9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所收治。纳入标准: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意识正常,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或者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患者、代谢疾病患者、内分泌疾病患者以及肝肾功能异常患者等。随机将9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中,26例男性,19例女性;其年龄为35-66岁,平均年龄为(50.3±2.6)岁;体质量为52-69kg,平均体质量为(60.6±5.8)kg。实验组中,25例男性,20例女性;其年龄为34-64岁,平均年龄为(49.7±2.2)岁;体质量为50-68kg,平均体质量为(60.1±5.5)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术后选择常规治疗,如胃肠减压、补液、禁食,并为其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术后选择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主要为:

①早期营养支持:术后第1天静脉滴注30ml浓度为10%的氯化钾和2000-2500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同时经鼻肠管选择infinity输注泵泵注250ml浓度为0.9%、温度为30℃的氯化钠注射液。术后第2天经鼻肠管选择输注泵泵注500ml肠内营养混悬液(SP),泵注速度为每小时30-50ml;泵注500ml肠内营养混悬液(TPF),泵注速度为每小时50-60ml。术后第3天经鼻肠管选择输注泵泵注500-1000mlSP、1000mlTPF,泵注速度为每小时80-100ml。术后第4天经鼻肠管选择输注泵泵注1000mlSP和1000mlTPF,泵注速度为每小时80-100ml。输注时应选择加温器让营养液温度保持为38-40℃。定时冲管,让营养管保持畅通。按患者的胃肠道舒适度来对泵入速度进行调整,在患者发生营养液反流、腹胀等现象时,应暂停泵入或将输注速度调慢,在患者恢复后再进行输注。

②护理干预:(1)口腔护理:选择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棉球定时清洁患者口腔;并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下床活动,进而来有效恢复胃肠功能。(2)营养液供给护理:协助患者选择半卧位,适当抬高床头,避免出现误吸或反流。选择加温器对营养液温度进行合理控制,防止营养液温度较低而对肠道造成刺激,导致肠蠕动亢进,引起痉挛性腹痛或腹泻。(3)营养管护理:在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后,应选择蝶形胶布进行合理固定,而且应定时更换胶布,让固定稳定性提高。分开固定胃管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对引流液的量、颜色进行认真观察,进而来对肠内营养量进行合理调整。(4)心理护理:术前应加强健康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营养支持治疗的相关知识,对患者的疑惑应耐心回答,让患者能积极配合。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比较,具体指标为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软件来统计和分析本实验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如表1。

3讨论

过往的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接受胃肠道或食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来讲,术后大约需要3天才能恢复消化功能,因此应在术后3-5天开展肠内营养支持[3]。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腹部手术患者的肠道局部麻醉部位仅为胃和结肠,术后6小时就能恢复小肠的蠕动和吸收功能,在术后6-12小时即可开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4]。所以开展早期营养支持治疗是可行和有效的。在对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时,为了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和控制,术前应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肠内粪便和积气进行有效清除[5]。临床研究发现,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释放胃肠激素,对肠蠕动进行改善,同时对门静脉血流和肠黏膜屏障进行改善[6]。

本研究中,在进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为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在营养物质到达机体肠内时,会刺激肠道,激活肠道的内分泌系统,进而来有效合成和释放肠道激素,对消化器官血流进行丰富,促进恢复免疫力和胃肠功能。

总之,在食管癌术后,为患者提供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能让其胃肠功能得以及时恢复,进而来对其营养状况进行改善,让患者的免疫力显著提高,让其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采用肠内补液能让静脉输液量显著减少,甚至能完全或部分替代胃肠外营养,让患者经济负担有效减轻。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还能让胃肠道黏膜的功能和结构保持完整,让细菌移位有效减少,进而让感染发生率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刘薇.护理干预在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6):683-686.

[2]唐志秀.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9):101-102.

[3]牛国景,刘军校,刘世伟等.液囊空肠导管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3):2168-2169.

[4]夏小芳,金天英.食管癌三切口术后经空肠造瘘早期营养治疗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54.

[5]黎蔚华,查露露,刘浪等.全程营养管理对食管癌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作用[J].广东医学,2014,35(5):794-796.

[6]雷蓉,高乔.15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行早期序贯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58-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