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四环节”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曹兴栋

廉江市车板镇旧埠小学

湛江市中小学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已实施一年多了,此次改革的模式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合作学习为重点,致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创新和变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教师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的地位,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切实转变。“四环节”教学模式是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释疑、训练检测。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优秀生出色发展,学困生不甘落后,真正面向全体,分类指导,分层推进,达到因材施教,把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课堂”。新课堂标准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启发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倡导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积极参与的兴趣”是课改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的较好表现。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发挥其积极性,使学生处喜悦轻松的状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当中。在教学中,我经常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出教学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点燃学生的探索之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改变以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的现象,使学生乐学会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向学生提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学生回答“底×高”。我又问:“如果图形是三角形,又该如何计算?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兴趣大增,通过动手操作,认真分析,积极思考,学生对本节内容已基本理解,这时我再加以讲解点拨,引导学生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谓水到渠成,轻松自如。又如在教学“可能性”这节时,我精心设计这一问题:“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抛硬币的方式决定谁先走,规则是公平的,大家都能接受,在没有硬币的情况下,用矿泉水瓶盖代替,是不是一样的呢?”问题一提出,学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拿出准备好的瓶盖进行抛掷实践。参与性很高,教学既轻松,效果又好。

二、精讲释疑,突出重难点

所谓“精讲”就是明确教材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内容,问题设计指向明确,分析要抓住关键,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小结要精辟。要善于处理教材中系统与重点的关系,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把时间放在重难点上,导入要精彩,分析要精准,语言要精炼,切实改变以往“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最大公因数”这一节中,重难点是最大和公有,也就有新知识,求一个数的因数是旧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用列举法,列出每个数的因数,然后找出公有的因数,再在公有的因数中找出最大的一个,在讲解中始终突出最大和公有两个词,使学生理解透彻,记忆深刻。

三、合作探究,培养团体精神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这就要求数学教学并不是教师或某些优生的单一的活动,而是要求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合作交流,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都能发挥作用,做到人尽其材,集思广益。在教学中通过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增强在学习交流中享受群体成功的喜悦和共同学习的乐趣,培养团体精神。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安排几个优生带几个学困生,然后发给每组一张平行四边形硬纸片,要求每小组将平行四边形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2、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带着问题和任务,各小组学生纷纷投入数学实践活动中,分工合作,有负责切割拼图的,有负责测量计算的,人人参与,气氛十分活跃。大家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交流讨论。我参与各小组活动,适时点拨、引导,最后得出共同的结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等,面积也相等。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经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明白团体的智慧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小组共同探究的技能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集体观念。

四、训练检测,减轻学生负担

新课改要求,有效课堂应有达成度的追求,当堂训练是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的主要方式,对达成度不高的重点问题要提供补偿训练,对已达标的学生可提供必要的拓展训练。当堂训练要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向形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深化。训练时间约为15分钟,做到“堂堂清”,从而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以下习题:计算如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使学生有条理,有层次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更加深刻灵活,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规律,更好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做到学以致用,当堂消化和巩固已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