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大班教学中的范式探索及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PBL教学法在大班教学中的范式探索及应用效果分析

万媛媛赵佳杨峥

万媛媛赵佳杨峥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保山678000)

【摘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方法在大班教学中的范式方法:通过在我校14级康复专业学生的《康复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大班化的PBL教学法,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考试成绩两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应用效果分析结果:PBL大班教学在《康复心理学》的大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采用一定的方式,PBL教学方法能够在大班教学中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PBL;大班;范式探索;效果分析

PBL(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教学,已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是较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1-3】经典的PBL教学是由一位教师指导一个小组(8—12名)学生的讨论【4】。但是,由于我国目前教学的现状,班级人数通常较多,教师数量不足就变成PBL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上面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5】。本文通过在我校14级康复专业学生的《康复心理学》教学中开展大班化的PBL教学法,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考试成绩两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主观和客观应用效果分析,为探索PBL教学方法在大班教学中的范式提供依据。

1.教学过程

在第一次课程时《绪论》部分就提出本课程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但还是给学生时间去由传统教学法逐渐过渡。同时,由教师讲授一堂很精彩的传统课程,充分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Biky【6】发现使习惯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转而使用PBL教学法,会让他们觉得非常紧张。因此,在学生对本课程有兴趣的时候,引入课程将采用PBL教学法,同时说明将如何进行。为了让同学在小组内有充分的时间交流和讨论,分组采用按宿舍分组,每组8-10人不等。一开始的1-2次课程由教师事先提出问题,由同学回去准备后在课堂上解决。逐渐过渡到由教师指定学生提出问题,大家准备后解决,最后过渡到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大家回去讨论准备后到课堂上解决。赵兴蓉【7】等研究结果显示,在康复心理学教学中采用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教学模式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和应用。因此本课程解决问题的方式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识讨论的形式还采取对于一些心理学的技巧,由学生学习后在课程上带领大家去完成,再由老师纠正示范,例如,放松的技巧训练。一些典型病例由学生分组表演,情景模拟,例如,车祸后残疾儿童的心理康复。每个组进行一种疾病心理康复的情景模拟表演。表演后由其余同学讨论作为患者的同学是否表现出该疾病患者典型的心理特征,作为医生的同学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心理康复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什么做的好的地方,有什么处理不当的地方等等。郭爱鸽【8】提出《康复心理学》教学低效的原因1.被动的学习地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或使用课件呈现)、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这种以教为主的师生单边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被老师“牵”着走,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讲授的进度快、内容量大、交叉知识多,学生易出现“腾云驾雾”的感觉。2.重知识传承、轻技能指导使学生会“说”不会“做”“知识传递型”教学观在我国高校仍然占重要地位.教师习惯于把“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只追求按时讲完授课内容.却忽略了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有“知”少“行”,知行脱节。造成学生实操性差,技术水平低,缺乏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离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尝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练习和讨论来克服《康复心理学》的教学低效。

2.教学效果分析

2.1试卷考试成绩

本课程参加学习和考试人数为64人,全部通过考试,最高分96分,最低分68分,平均分87.83,其中95.31%的同学成绩在80分以上。见附表1

附表1学生考试成绩分布

2.2问卷调查结果

让学生以不记名方式在课程结束时,试卷考试前填写问卷。其结果如下:

2.2.1本班有18个男生,46个女生;喜欢学习医学的43人,不喜欢学习医学的21人;自己兴趣选择学医的28人,因父母安排来学习医学的26人,不知道为什么学医的10人;在以前的学习中每节课前都预习的0人,偶尔会预习的37人,极少会预习的17人,基本不预习的10人;在以前的学习中每节课后都复习的2人,偶尔会课后复习的32人,极少会课后复习的12人,基本到期末才复习的18人;

喜欢《康复心理学》这门课程的61人,不喜欢的3人;喜欢PBL这种教学方式的55人,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9人;经过十周的教学习惯PBL这种教学模式的57人,不习惯这种教学模式的7人;愿意以后更多的自学心理学相关知识并应用在康复工作中的58人,不愿意的0人,不知道的6人。

2.2.2让学生用三个词概括对《康复心理学》教师的评价,所有的问卷中都是正面的评价词。

2.2.3让学生对本课程的满意度评分0-100分。最低分65分,最高分100分,平均分89.12分。见附表2

附表2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评分分布表

2.2.4在谈到对学习《康复心理学》课程最大的收获时,很多同学都提到“对患者的心理有了一些认识”,“对患者心理的康复有了一些认识”,“对自身和周围人的心理和调节有了很多认识”等。也有2位同学提到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但也有一人觉得毫无收获。总的来说从学生的描述中基本达到了《康复心理学》的教学目标。

2.2.5在对《康复心理学》课程的建议的时候41名同学提到“希望增加课时”“希望有更多实际看到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机会”“希望更多的技巧的学习”“希望更多细节的学习”等进一步学习的渴望,占到64.06%。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看出PBL大班教学在《康复心理学》的大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PBL也可以应用在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预习、不复习考前临时抱佛脚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身上,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将来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PBL大班教学范式探索

3.1PBL大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该具有非常扎实而较全面的课程知识和比较深厚的临床技能能力,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控制课堂的能力,才能在PBL的大班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

大班教学由于人数较多,应该注意有部分不在课余认真准备的同学有蒙混过关的心态,以及部分同学不愿意或者不敢于发言的,随着课程的进展,如果这部分同学未得到教师的关注,进行改变,就会越来越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甚至跟不上课程的进度。

3.2PBL大班教学中成功的一些经验

课程的第一堂课要讲的精彩吸引,充分引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学生才能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参与和配合。课程一开始就讲明PBL教学方法,将如何进行,同学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要付出的努力,让学生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循序渐进,由传统教学逐步过渡到PBL教学,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以问题为基础学习不仅仅是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可以将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进去,让学生在多种教学手段的刺激下保持对课程的兴趣和克服因为大量课外学习所带来的疲倦感。

结论:采用一定的方式,PBL教学方法能够在大班教学中运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蓝星莲,潘龙瑞,龚新荣等.PBL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33—1135.

【2】DomanT,ScherpbierA,KingN,etal.Clinicalteachersandproblembasedlearning:aphenomenologicalstudy[J].MedEduc,2005,39(2):163170.

【3】TaylorD,MiflinB.Problembasedlearning:Wherearewenow[J].MedTeach,2008,30(8):742-763.

【4】鲍关华,李艳辉,冷一平,等.大班化PBL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外妇儿健康2011,7(19):31

【5】王旭开,洪新,杨成明,等.杂交式PBL在内科大班课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2(7):104—106.

【6】Biley,F.,Creatingtension:undergraduatestudentnursesresponsestoaproblem~basedlearningcurriculum.NurseEducationToday1999,19:586—591

【7】赵兴蓉,康传媛,卢瑾.多种教学方法在康复心理学教学中综合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8(3):97-98.

【8】郭爱鸽.《康复心理学》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2(8):21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