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究

杨生渊

关键词:药房;中药管理;基层医院;问题;改进措施

药房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药物的采购、储存和发放工作,中药房的工作相对复杂,还涉及中药材的质量审核、分类、炮制和调剂等工作。中药的质量、炮制过程和储存条件都会影响药效,调剂环节的规范性与中医师的处方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医院药房的中药管理质量是影响病人中医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中医师的临床工作至关重要。

1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采购与入库问题

有些基层医院药房的中药材供货方并不具备相关资格凭证,采购的中药材的质量缺乏法律保证,存在安全隐患;多定期、批量采购中药材,采购并没有对各种中药材的库存量进行统计,导致常用中药材短缺严重,而使用率低的中药材堆积过多,变质失效。部分基层医院药房的工作人员在采购的中药材入库时候未认真对药材的质量进行审核,或缺乏鉴别中药材质量的专业能力,造成劣质中药材滥竽充数,甚至掺杂土石、杂草等杂质,使库房中的中药材存在质量隐患。

2.炮制与储存问题

一些基层医院药房的中药材炮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或工作不认真,导致切片操作不当,造成饮片的形态、厚度、切面不合格;没有掌握住炮制时间,造成生片或糊片等问题,影响中药材的药效。由于中药材的种类繁多,储存条件各异,大大增加了中药房的工作量,导致部分基层医院药房的中药材储存过程中出现虫蛀、发霉、挥发等问题,造成中药材的浪费;摆放位置混乱,使取药过程复杂化,浪费大量时间查找所学中药材,降低了药房的工作效率。

3.处方与调剂问题

部分基层医院的中医师书写的处方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未注明特殊中药材的炮制方法,经常涂改,且常漏写诊断和主诉等重要信息,为调剂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基层医院的药房工作人员一般都选择性忽视处方中不清楚的地方,凭借经验调配中药材,且由于很多中药调剂人员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无法发现处方中存在的问题,调剂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甚至造成医疗事故。

4.人员与设备问题

大部分基层医院药房的人力资源匮乏,尤其缺乏专业人才,一人往往身兼数职,岗位轮替自由,造成人员管理混乱,岗位责任不明确,经常由于工作交接不清而出现遗漏、延误等情况。基层医院中药房的硬件配置普遍落后,库房面积过小,容量有限,无法储备充足数量和种类的中药材,调剂时常出现缺味的问题;库房条件较差,无法精密调控温度和湿度,造成大量中药材受潮变质;调节使用的均衡器称量不够精确,影响处方的治疗效果;煎药设备落后,控制不好煎煮时间和火候,造成药效流失。

5.监督与管理方式问题

基层医院的药房并未设立监督岗位,工作人员自我监督,只有出现医疗事故时才能发现其工作漏洞。虽然大部分基层医院的药房都已经开始实行信息化管理,但基本都流于表面,仅仅是将手写操作变成的键盘收入,完全没有发挥信息化管理的优势,仍然频繁出现处方书写不合格、调剂差错、同名异药和同药异名等问题。

2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改进措施

1.建立严格的采购和验收机制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采购与入库问题,应增强法律意识,严格考察和审核中药材供货方的相关资格,筛选合格单位,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和药材质量保障协议,稳定采购渠道;缩短采购周期,按需采购,避免药材囤积或短缺,制定临时采购机制,保证中药房的物流通畅;由专业人员负责采购来的中药材的验收工作,采取随机抽样、人工检查和仪器检验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2.规范炮制要求和储存方法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炮制与储存问题,应明确规定切片的形态、厚度、切面和炮制时间,为炮制人员提供参考,使中药的炮制标准化;摆放中药材时先按剂型分类,再按药性分类,并单独设立毒性中药专区,各区明确标识药物的剂型、药性和名称,使每种中药材的位置都存在固定坐标,方便查找;保持库房通风、阴凉、干燥,必要时低温保存,防鼠、防虫,密封处理挥发性药材,避免药效流失,定时清理虫蛀、发霉药材。

3.制定处方书写标准和中药调剂操作规范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处方与调剂问题,应统一处方中药材名称、常规剂量和炮制方法的书写形式,要求处方信息完整,字迹清晰,涂改后签字盖章,不合格者退还重新书写,使处方规范化、标准化,避免因配错药而造成医疗事故;调剂人员配药前需审核药方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若有不明之处应及时与中医师沟通确认,并严格按照处方配药、炮制,保证中药方剂的治疗效果。

4.加强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大中药房建设资金投入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人员与设备问题,应定期对中药房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识药、分类、储存、炮制和调剂能力,并明确岗位人员及其职责,制定工作交接制度,进而提高中药房的工作效率;加大对中药房建设的资金投入,扩建库房,以储备足够常用中药材,并更新温控与湿控装置、均衡器和煎药设备等硬件设施,保证中药房的储存、调剂和煎药等环节的工作质量。

5.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

针对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监督与管理方式问题,应设立中药房监督小组,审查采购、入库、炮制、储存和调剂等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并设立奖罚制度,督促药房工作人员认真工作;开发药房管理系统,与门诊和病房的处方系统并轨,实现药房与临床工作的协调一致,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总之,通过严格把关采购和验收环节、规范炮制和储存过程、标准化处方书写格式和中药调剂操作步骤、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加强监督力度和信息化管理等措施,能够有效解决目前基层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保证中医师的临床治疗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基层医院病人的中医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冉.医院药房中药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9):1421-1422.

[2]蒋国振,邬细珠.医院药房中药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探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8):168.